《隆中对》选自
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国东汉末年,
刘备三顾茅庐去
隆中拜访
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促成
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
徐庶建议下,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
益州成
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以《隆中对》的方式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这一千古名篇,许多人能够倒背如流,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隆中对具有典范价值。此篇文章入选初中语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隆中对》选自<a href="./?mention=陈寿">陈寿</a>《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国东汉末年,<a href="./?mention=刘备">刘备</a>三顾茅庐去<a href="./?mention=隆中">隆中</a>拜访<a href="./?mention=诸葛亮">诸葛亮</a>时的谈话内容(促成<a href="./?mention=三国鼎立">三国鼎立</a>的战略决策)。<br/>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a href="./?mention=徐庶">徐庶</a>建议下,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a href="./?mention=益州">益州</a>成<a href="./?mention=鼎足之势">鼎足之势</a>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br/>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以《隆中对》的方式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这一千古名篇,许多人能够倒背如流,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隆中对具有典范价值。此篇文章入选初中语文,<a href="./?mention=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a>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