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子和(1950年9月6-),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分子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家,<a href="./?mention=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a>、<a href="./?mention=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a>、<a href="./?mention=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a>,<a href="./?mention=清华大学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院</a>教授,<a href="./?mention=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a>特聘教授,<a href="./?mention=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a>研究员、博士生导师,<a href="./?mention=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a>创新课题组组长。<br/>1977年从<a href="./?mention=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毕业后,前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工作;1979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就读生物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1982年硕士毕业后继续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工作;1985年前往<a href="./?mention=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a>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89年博士毕业后前往<a href="./?mention=英国牛津大学">英国牛津大学</a>分子生物物理实验室,先后担任博士后和研究员;1995年在《Nature》上首先发表了艾滋病毒基质蛋白SIV-MA的晶体结构;1996年回到中国,进入<a href="./?mention=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a>工作,先后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实验室主任;1999年任清华大学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研究所所长;2000年任清华大学蛋白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0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任<a href="./?mention=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a>所长、<a href="./?mention=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a>主任;2006年5月26日任<a href="./?mention=南开大学">南开大学</a>校长(任期至2011年);2011年担任天津市第十二届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2014年当选<a href="./?mention=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a>第八届委员会主席。<br/>饶子和主要从事与人类感染相关或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蛋白质与病毒的三维结构研究,以及从事创新药物治疗的开发。2019年10月,饶子和等人的《非洲猪瘟病毒结构及装配机制》在《科学》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