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
春秋五霸之首,
先秦五霸之一,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
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
齐桓公是
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
齐僖公第3子、
齐襄公弟,其母为
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
齐襄公和僖公侄子
公孙无知相继死于齐国内乱后,公子小白与
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
齐桓公任
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见,是为了平定宋国的动乱。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
九合诸侯”的第一次。前679年,诸侯与齐桓公在鄄(juàn)地盟会,齐桓公从此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另外,齐桓公还灭了谭、遂、鄣等小国。
当时
中原华夏诸侯苦于戎狄等游牧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
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
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齐桓公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后,任用
易牙、
竖刁等小人,最终病死。
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a href="./?mention=春秋五霸">春秋五霸</a>之首,<a href="./?mention=先秦五霸">先秦五霸</a>之一,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a href="./?mention=齐国">齐国</a>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br/>齐桓公是<a href="./?mention=姜太公">姜太公</a><a href="./?mention=吕尚">吕尚</a>的第十二代孙,<a href="./?mention=齐僖公">齐僖公</a>第3子、<a href="./?mention=齐襄公">齐襄公</a>弟,其母为<a href="./?mention=卫国">卫国</a>人。在齐僖公长子<a href="./?mention=齐襄公">齐襄公</a>和僖公侄子<a href="./?mention=公孙无知">公孙无知</a>相继死于齐国内乱后,公子小白与<a href="./?mention=公子纠">公子纠</a>争位成功,即国君位。<br/>齐桓公任<a href="./?mention=管仲">管仲</a>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见,是为了平定宋国的动乱。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a href="./?mention=九合诸侯">九合诸侯</a>”的第一次。前679年,诸侯与齐桓公在鄄(juàn)地盟会,齐桓公从此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另外,齐桓公还灭了谭、遂、鄣等小国。<br/>当时<a href="./?mention=中原">中原</a>华夏诸侯苦于戎狄等游牧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a href="./?mention=尊王攘夷">尊王攘夷</a>”的旗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a href="./?mention=霸主">霸主</a>,受到周天子赏赐。<br/>齐桓公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后,任用<a href="./?mention=易牙">易牙</a>、<a href="./?mention=竖刁">竖刁</a>等小人,最终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