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吁王朝(Toungoo Dynasty,1531~1752年),是
缅甸历史上强盛的
封建王朝。中国史籍称其为冬乌、东胡、底兀剌,至
嘉靖、
万历年间又译作洞乌、洞吾、洞武、蛮东牛。
王朝因
莽瑞体(缅名:德林瑞体)于1531年在
东吁创建,故名。
东吁古代缅甸区域冲要,是明朝自云南布政使司、交趾布政使司通往缅甸各司的中心。
公元13世纪末,缅甸辉煌一时的
蒲甘王朝灭亡。此后,缅甸进入大分裂时期。
缅甸北部形成
掸族统治的以阿瓦城(今
曼德勒附近)为中心的
阿瓦王朝,而南部则形成
孟族统治的以白古(今
勃固)为中心的
白古王朝。从1386年到1425年,两国不断发生冲突,史称“
四十年战争”。
除了这两个大国之外,尚有
东吁、
木邦、
孟养、孟密、阿拉干等国,其中尤以
缅族的
东吁最强。
掸族统治
阿瓦后,缅族不堪忍受其压迫,纷纷移居
东吁。
四十年战争时,东吁远离战区,未遭战争破坏,成为缅族逃避战争和灾荒的
避难所,因而人口不断增多。
东吁王朝(Toungoo Dynasty,1531~1752年),是<a href="./?mention=缅甸">缅甸</a>历史上强盛的<a href="./?mention=封建王朝">封建王朝</a>。中国史籍称其为冬乌、东胡、底兀剌,至<a href="./?mention=嘉靖">嘉靖</a>、<a href="./?mention=万历">万历</a>年间又译作洞乌、洞吾、洞武、蛮东牛。<br/>王朝因<a href="./?mention=莽瑞体">莽瑞体</a>(缅名:德林瑞体)于1531年在<a href="./?mention=东吁">东吁</a>创建,故名。<br/>东吁古代缅甸区域冲要,是明朝自云南布政使司、交趾布政使司通往缅甸各司的中心。<br/>公元13世纪末,缅甸辉煌一时的<a href="./?mention=蒲甘王朝">蒲甘王朝</a>灭亡。此后,缅甸进入大分裂时期。<br/>缅甸北部形成<a href="./?mention=掸族">掸族</a>统治的以阿瓦城(今<a href="./?mention=曼德勒">曼德勒</a>附近)为中心的<a href="./?mention=阿瓦王朝">阿瓦王朝</a>,而南部则形成<a href="./?mention=孟族">孟族</a>统治的以白古(今<a href="./?mention=勃固">勃固</a>)为中心的<a href="./?mention=白古王朝">白古王朝</a>。从1386年到1425年,两国不断发生冲突,史称“<a href="./?mention=四十年战争">四十年战争</a>”。<br/>除了这两个大国之外,尚有<a href="./?mention=东吁">东吁</a>、<a href="./?mention=木邦">木邦</a>、<a href="./?mention=孟养">孟养</a>、孟密、阿拉干等国,其中尤以<a href="./?mention=缅族">缅族</a>的<a href="./?mention=东吁">东吁</a>最强。<a href="./?mention=掸族">掸族</a>统治<a href="./?mention=阿瓦">阿瓦</a>后,缅族不堪忍受其压迫,纷纷移居<a href="./?mention=东吁">东吁</a>。<br/>四十年战争时,东吁远离战区,未遭战争破坏,成为缅族逃避战争和灾荒的<a href="./?mention=避难所">避难所</a>,因而人口不断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