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书院,位于江苏省
无锡市梁溪区解放东路867号,又称“龟山书院”,由
杨时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后废弃;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
顾宪成等人重建书院并在此讲学,后被
魏忠贤下令拆毁;清代书院重建,后改为
东林小学;2002年腾退小学,开辟为旅游景点。
东林书院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有石牌坊、泮池、东林精舍、丽泽堂、依庸堂、燕居庙、道南祠等建筑。东林书院倡导的“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在明末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使得书院声名大著;书院在明末党争中是“
东林党”成员的聚集地和来源地,是全国政治的焦点,也是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地、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东林书院内悬挂的名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得到了全国民众较为广泛的认可。
2006年5月25日,东林书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无锡市梁溪区东林书院被评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东林书院,位于江苏省<a href="./?mention=无锡市">无锡市</a><a href="./?mention=梁溪区">梁溪区</a>解放东路867号,又称“龟山书院”,由<a href="./?mention=杨时">杨时</a>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后废弃;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a href="./?mention=顾宪成">顾宪成</a>等人重建书院并在此讲学,后被<a href="./?mention=魏忠贤">魏忠贤</a>下令拆毁;清代书院重建,后改为<a href="./?mention=东林小学">东林小学</a>;2002年腾退小学,开辟为旅游景点。<br/>东林书院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有石牌坊、泮池、东林精舍、丽泽堂、依庸堂、燕居庙、道南祠等建筑。东林书院倡导的“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在明末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使得书院声名大著;书院在明末党争中是“<a href="./?mention=东林党">东林党</a>”成员的聚集地和来源地,是全国政治的焦点,也是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地、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东林书院内悬挂的名联“<a href="./?mention=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a>”,得到了全国民众较为广泛的认可。<br/>2006年5月25日,东林书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a href="./?mention=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2010年,无锡市梁溪区东林书院被评为<a href="./?mention=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