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7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边防军组成。东北边防军是在召开的保卫国防问题的重要会议上决定成立的。因
美国主动出兵参与
韩国军队对
朝鲜军队在
釜山地区的防守,且朝鲜军队进攻明显受阻,为防患于未然,应付最坏的情况发生,会议决定抽调原四野第13兵团(第38军、
39军、
40军),
四野第
42军,炮兵第1师、炮兵第2师、炮兵第8师和一定数量的高射炮兵、工兵、战车部队,共25.5万人组成东北边防军,分驻
凤城、
辽阳、
丹东、
通化、
本溪等地,其任务是保卫我国东北边防,必要时支援
朝鲜人民军作战。
粟裕任东北边防军
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0年10月8日,东北边防军改为
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0年7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边防军组成。东北边防军是在召开的保卫国防问题的重要会议上决定成立的。因<a href="./?mention=美国">美国</a>主动出兵参与<a href="./?mention=韩国">韩国</a>军队对<a href="./?mention=朝鲜">朝鲜</a>军队在<a href="./?mention=釜山">釜山</a>地区的防守,且朝鲜军队进攻明显受阻,为防患于未然,应付最坏的情况发生,会议决定抽调原四野第13兵团(第38军、<a href="./?mention=39军">39军</a>、<a href="./?mention=40军">40军</a>),<a href="./?mention=四野">四野</a>第<a href="./?mention=42军">42军</a>,炮兵第1师、炮兵第2师、炮兵第8师和一定数量的高射炮兵、工兵、战车部队,共25.5万人组成东北边防军,分驻<a href="./?mention=凤城">凤城</a>、<a href="./?mention=辽阳">辽阳</a>、<a href="./?mention=丹东">丹东</a>、<a href="./?mention=通化">通化</a>、<a href="./?mention=本溪">本溪</a>等地,其任务是保卫我国东北边防,必要时支援<a href="./?mention=朝鲜人民军">朝鲜人民军</a>作战。<a href="./?mention=粟裕">粟裕</a>任东北边防军<a href="./?mention=司令员">司令员</a>兼政治委员。1950年10月8日,东北边防军改为<a href="./?mention=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国人民志愿军</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