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军都督府,明代官署名。创设于元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起初为
大都督府,
朱元璋初置统军大元帅府,后改为
枢密院,又改之为大都督府,节制中外诸军事。至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为由将大都督府一分为五,自此之后成为定制直到明亡。
从其职能上看,由最初的掌天下兵马大权,主导国家军事建设的实权机构逐渐虚有其名;从任职人员上看,由功勋宿将位列其中,到掌府官员尸位素餐;从其与兵部的关系看,由以都督府为主,到两者之间相互牵制,再到兵部凌驾于五府之上成为国家军事的最高管理机构。
明末时期的大都督府是明朝
中军都督府、
左军都督府、
右军都督府、
前军都督府、
后军都督府五都督府的总称,统领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
五军都督府,明代官署名。创设于元<a href="./?mention=至正">至正</a>二十一年(1361年),起初为<a href="./?mention=大都督府">大都督府</a>,<a href="./?mention=朱元璋">朱元璋</a>初置统军大元帅府,后改为<a href="./?mention=枢密院">枢密院</a>,又改之为大都督府,节制中外诸军事。至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为由将大都督府一分为五,自此之后成为定制直到明亡。<br/>从其职能上看,由最初的掌天下兵马大权,主导国家军事建设的实权机构逐渐虚有其名;从任职人员上看,由功勋宿将位列其中,到掌府官员尸位素餐;从其与兵部的关系看,由以都督府为主,到两者之间相互牵制,再到兵部凌驾于五府之上成为国家军事的最高管理机构。<br/>明末时期的大都督府是明朝<a href="./?mention=中军都督府">中军都督府</a>、<a href="./?mention=左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a>、<a href="./?mention=右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a>、<a href="./?mention=前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a>、<a href="./?mention=后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a>五都督府的总称,统领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