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山圣母大
教堂位于
松江区佘山上,因此得名,亦称
佘山天主教堂。包括中山教堂和山顶大堂两座。中山教堂建于1894年,山顶大堂1925年奠基,1935年正式落成。山顶大堂的设计者是葡萄牙籍的
耶稣会会士叶肇昌,建筑具有罗马过渡时代的风格。钟楼高38米,堂的屋脊高17米,东西长56米,最阔处25处,可容纳3000余人。顶部圆穹上树一铜铸圣母托耶稣像。中山教堂建有
圣母亭、圣心亭、若瑟亭等"三圣亭"。中山教堂到山顶大堂间,建造有14处苦路像。1942年9月2日,被
罗马教廷敕封为"乙等大殿",即仅次于罗马教廷大殿的第二等大殿,是中国
天主教徒在东南沿海的主要
朝圣地。它的建筑
风格获得了所有人的喜爱。
<a href="./?mention=佘山">佘山</a>圣母大<a href="./?mention=教堂">教堂</a>位于<a href="./?mention=松江区">松江区</a>佘山上,因此得名,亦称<a href="./?mention=佘山天主教堂">佘山天主教堂</a>。包括中山教堂和山顶大堂两座。中山教堂建于1894年,山顶大堂1925年奠基,1935年正式落成。山顶大堂的设计者是葡萄牙籍的<a href="./?mention=耶稣会">耶稣会</a>会士叶肇昌,建筑具有罗马过渡时代的风格。钟楼高38米,堂的屋脊高17米,东西长56米,最阔处25处,可容纳3000余人。顶部圆穹上树一铜铸圣母托耶稣像。中山教堂建有<a href="./?mention=圣母">圣母</a>亭、圣心亭、若瑟亭等"三圣亭"。中山教堂到山顶大堂间,建造有14处苦路像。1942年9月2日,被<a href="./?mention=罗马教廷">罗马教廷</a>敕封为"乙等大殿",即仅次于罗马教廷大殿的第二等大殿,是中国<a href="./?mention=天主教">天主教</a>徒在东南沿海的主要<a href="./?mention=朝圣">朝圣</a>地。它的建筑<a href="./?mention=风格">风格</a>获得了所有人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