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 复旦大学周杰伦

Query String: 傩戏

Named-Entity Disambiguation:傩戏

点击更新页面

Visualization Timeline Curiosity

Information

傩戏,又称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
傩戏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和戏乐成分的礼仪祀典。大约在宋代前后,傩仪由于受到民间歌舞、戏剧的影响,开始衍变为旨在酬神还愿的傩戏。
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
傩戏以面具为其艺术造型的重要手段,内容多与宗教鬼神有关;傩戏表演者,按角色戴彩绘面具,俗称“脸子”,分列为一未、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贴旦、八小生;其表演俗称“跳傩”,场面多伴以锣鼓。代表剧目有《捉黄鬼》《刘文龙赶考》《孟姜女》《张文显》《陈州放粮》《薛仁贵征东》《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
2006年至2014年,傩戏(武安傩戏池州傩戏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堂戏万载开口傩鹤峰傩戏恩施傩戏任庄扇鼓傩戏德安潘公戏梅山傩戏荔波布依族傩戏临武傩戏庆坛)相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InfoBox

中文名 傩戏
代表剧目 《捉黄鬼》《孟姜女》
传承人 刘臣瑜、龙开春等
保护单位 武安市文化馆(武安傩戏)
别名 傩堂戏
别名 变人戏等
别名 地戏
别名 端公戏
地理标志 安徽省
地理标志 河北省
地理标志 湖南省
地理标志 贵州省
批准时间 2006
批准时间 2008
批准时间 2011
批准时间 2014
申报地区 河北省武安市,安徽省池州市等
种类 武安傩戏
种类 贵池傩戏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遗产编号 Ⅳ-89
非遗级别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CN-Probase Concept

概念 戏剧
概念 舞蹈
概念 非遗-非遗
概念 国家级-非遗
概念 传统戏剧-非遗

Baidu Baike Tag

Linking

Copyright © 2014-2017 KW Lab@Fud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