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门,
南京明城墙内城十三座内城门之一,明称正阳门,
光华门是京城的正门,位于南京
御道街最南端。光华门是内外均为瓮城的复合型瓮城,对城内城外有双重防御作用,是中国城墙建造史上独创。
光华门是明皇宫的南北中轴线上最南端的大门,外国使臣来我朝觐见必须经正阳门出入,正阳门也就是明朝“国门”。光华门为南京内城南段城墙三座城门中,最靠东的一座,西面距
通济门约1450米,东北面距朝阳门(今中山门)约2590米。
1928年(民国17年),国民政府为纪念
辛亥革命江浙联军由此进入光复南京城,易名光华门,喻光复中华之意。次年4月由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
于右任题写“光华门”匾额镶嵌于城门之上。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2月,南京保卫战在光华门展开,因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光华门攻陷,守军节节抵抗,牺牲无数,最终失守南京城破,城门被炮火炸塌。光华门是日军入侵南京时战斗最激烈、伤亡最大的一处战场。[1]
1958年,南京光华门在全国轰轰烈烈的拆城运动热潮中遭到政府拆除。如今光华门只剩下城门遗址和地名,光华门在内的南京城墙现已列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光华门,<a href="./?mention=南京明城墙">南京明城墙</a>内城十三座内城门之一,明称正阳门,<a href="./?mention=光华门">光华门</a>是京城的正门,位于南京<a href="./?mention=御道街">御道街</a>最南端。光华门是内外均为瓮城的复合型瓮城,对城内城外有双重防御作用,是中国城墙建造史上独创。<br/>光华门是明皇宫的南北中轴线上最南端的大门,外国使臣来我朝觐见必须经正阳门出入,正阳门也就是明朝“国门”。光华门为南京内城南段城墙三座城门中,最靠东的一座,西面距<a href="./?mention=通济门">通济门</a>约1450米,东北面距朝阳门(今中山门)约2590米。<br/>1928年(民国17年),国民政府为纪念<a href="./?mention=辛亥革命">辛亥革命</a>江浙联军由此进入光复南京城,易名光华门,喻光复中华之意。次年4月由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a href="./?mention=于右任">于右任</a>题写“光华门”匾额镶嵌于城门之上。<br/>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2月,南京保卫战在光华门展开,因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光华门攻陷,守军节节抵抗,牺牲无数,最终失守南京城破,城门被炮火炸塌。光华门是日军入侵南京时战斗最激烈、伤亡最大的一处战场。[1]<br/>1958年,南京光华门在全国轰轰烈烈的拆城运动热潮中遭到政府拆除。如今光华门只剩下城门遗址和地名,光华门在内的南京城墙现已列为<a href="./?mention=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