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民大会堂位于
南京市玄武区
长江路264号(原国府路),原名
国民大会堂、国立戏剧音乐院,建成于1936年5月5日,坐北朝南,整体为中西合壁式建筑风格,建成时是中国最大的会堂之一,是原
国民政府进行大选及召开
国民大会的重要场所。解放后大会堂回到人民的怀抱,更名为“人民大会堂”,成为江苏省、南京市政治文化活动中心。
建筑全部为钢筋水泥结构,连屋面平顶及地下室共5层,配有冷暖气、消防、通风、水电、卫生等设备,正面呈凸型,内厅走廊宽畅,厅顶呈拱型,与一墙之隔的
江苏省美术馆老馆浑然一体,交相辉映。墙体为斩假石,门楼上方镶嵌有“人民大会堂”5个斗大的金字,显得古朴而又端庄。
南京人民大会堂位于<a href="./?mention=南京市">南京市</a>玄武区<a href="./?mention=长江路">长江路</a>264号(原国府路),原名<a href="./?mention=国民大会堂">国民大会堂</a>、国立戏剧音乐院,建成于1936年5月5日,坐北朝南,整体为中西合壁式建筑风格,建成时是中国最大的会堂之一,是原<a href="./?mention=国民政府">国民政府</a>进行大选及召开<a href="./?mention=国民大会">国民大会</a>的重要场所。解放后大会堂回到人民的怀抱,更名为“人民大会堂”,成为江苏省、南京市政治文化活动中心。<br/>建筑全部为钢筋水泥结构,连屋面平顶及地下室共5层,配有冷暖气、消防、通风、水电、卫生等设备,正面呈凸型,内厅走廊宽畅,厅顶呈拱型,与一墙之隔的<a href="./?mention=江苏省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a>老馆浑然一体,交相辉映。墙体为斩假石,门楼上方镶嵌有“人民大会堂”5个斗大的金字,显得古朴而又端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