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若区,是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辖区,位于西藏东部,地处
横断山脉和三江(
金沙江、
澜沧江、
怒江)流域,昌都
藏语意为“水汇合口处”。东与
四川省相望,东南面与缅甸及
云南接壤,西南面与
林芝市毗邻,西北与西藏
那曲市相连,北面与
青海省交界,西望自治区首府
拉萨。总面积1.08万平方公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卡若区常住人口为148511人。
自清末
改土归流置昌都府以来,卡若区便一直是昌都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被称作“藏东门户”。2014年11月,国务院关于同意西藏自治区撤销
昌都地区设立地级
昌都市的批复,撤销昌都地区和
昌都县,设立地级昌都市。昌都市设立卡若区,以原昌都县的行政区域为昌都市卡若区的行政区域,卡若区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昌都中路259号。
2019年,卡若区生产总值(GDP)完成71.51亿元,同比增长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781元,同比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36元,同比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49亿元,同比增长10.5%。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亿元,同比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8亿元。
2017年10月,卡若区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贫困县。2018年10月22日,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
卡若区,是<a href="./?mention=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a><a href="./?mention=昌都">昌都</a>市辖区,位于西藏东部,地处<a href="./?mention=横断山脉">横断山脉</a>和三江(<a href="./?mention=金沙江">金沙江</a>、<a href="./?mention=澜沧江">澜沧江</a>、<a href="./?mention=怒江">怒江</a>)流域,昌都<a href="./?mention=藏语">藏语</a>意为“水汇合口处”。东与<a href="./?mention=四川省">四川省</a>相望,东南面与缅甸及<a href="./?mention=云南">云南</a>接壤,西南面与<a href="./?mention=林芝市">林芝市</a>毗邻,西北与西藏<a href="./?mention=那曲市">那曲市</a>相连,北面与<a href="./?mention=青海省">青海省</a>交界,西望自治区首府<a href="./?mention=拉萨">拉萨</a>。总面积1.08万平方公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卡若区常住人口为148511人。<br/>自清末<a href="./?mention=改土归流">改土归流</a>置昌都府以来,卡若区便一直是昌都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被称作“藏东门户”。2014年11月,国务院关于同意西藏自治区撤销<a href="./?mention=昌都地区">昌都地区</a>设立地级<a href="./?mention=昌都市">昌都市</a>的批复,撤销昌都地区和<a href="./?mention=昌都县">昌都县</a>,设立地级昌都市。昌都市设立卡若区,以原昌都县的行政区域为昌都市卡若区的行政区域,卡若区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昌都中路259号。<br/>2019年,卡若区生产总值(GDP)完成71.51亿元,同比增长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781元,同比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36元,同比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49亿元,同比增长10.5%。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亿元,同比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8亿元。<br/>2017年10月,卡若区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贫困县。2018年10月22日,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