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清朝时期,意指台湾由1683年
施琅攻台至1895年
甲午战争后日本侵占,由清朝统治的时间,共212年。
明延平王
郑克塽降清以后,
康熙皇帝对台湾弃守问题询问朝中官员,而朝中官员对于台湾是否收入版图,分成两派。反对收入版图的官员认为台湾远在海外,人口稀少,防守不易,不如放弃台湾,只保留
澎湖,做为东南诸省的军事屏障,把
台湾岛上的移民全部迁回大陆;赞成收入版图官员中以征台功臣施琅的意见最为有力,认为台湾土地肥沃,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可以担负起防卫东南各省得战略位置,避免台湾岛再度成为
反清复明的基地,即使需耗用国家经费,也应保住台湾。1684年,康熙皇帝在统整思考两派意见后,接受施琅等赞成派官员意见,决定将台湾纳入版图。
台湾清朝时期,意指台湾由1683年<a href="./?mention=施琅">施琅</a>攻台至1895年<a href="./?mention=甲午战争">甲午战争</a>后日本侵占,由清朝统治的时间,共212年。<br/>明延平王<a href="./?mention=郑克塽">郑克塽</a>降清以后,<a href="./?mention=康熙皇帝">康熙皇帝</a>对台湾弃守问题询问朝中官员,而朝中官员对于台湾是否收入版图,分成两派。反对收入版图的官员认为台湾远在海外,人口稀少,防守不易,不如放弃台湾,只保留<a href="./?mention=澎湖">澎湖</a>,做为东南诸省的军事屏障,把<a href="./?mention=台湾岛">台湾岛</a>上的移民全部迁回大陆;赞成收入版图官员中以征台功臣施琅的意见最为有力,认为台湾土地肥沃,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可以担负起防卫东南各省得战略位置,避免台湾岛再度成为<a href="./?mention=反清复明">反清复明</a>的基地,即使需耗用国家经费,也应保住台湾。1684年,康熙皇帝在统整思考两派意见后,接受施琅等赞成派官员意见,决定将台湾纳入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