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李遗址(一期遗存)位于
临淄区齐陵街道办事处后李官庄西北约500米处的
淄河东岸,面积约15万平方米。后李文化因该遗址而得名。
遗址主要分布在济南、
邹平、
章丘、
淄博、
潍坊一带,1988~1990年共进行了4次发掘,文化堆积厚达2米~5米。自下而上划分为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后李文化遗存、新石器时代中期的
北辛文化遗存、
周代遗存、
西汉至
明清遗存共12层。
后李遗址是山东地区迄今为止最早 的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文化和人类遗存,距今8200——7800年左右,其年代延续之长,内涵之丰富,实为罕见,勘称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源头。对其发掘的真正意义不仅仅在于其文物所代表的文明程度,还在于它把整个山东地区的文化历史提前了一大步,并最终连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1992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李遗址(一期遗存)位于<a href="./?mention=临淄区">临淄区</a>齐陵街道办事处后李官庄西北约500米处的<a href="./?mention=淄河">淄河</a>东岸,面积约15万平方米。后李文化因该遗址而得名。<br/>遗址主要分布在济南、<a href="./?mention=邹平">邹平</a>、<a href="./?mention=章丘">章丘</a>、<a href="./?mention=淄博">淄博</a>、<a href="./?mention=潍坊">潍坊</a>一带,1988~1990年共进行了4次发掘,文化堆积厚达2米~5米。自下而上划分为<a href="./?mention=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a>早期的后李文化遗存、新石器时代中期的<a href="./?mention=北辛文化">北辛文化</a>遗存、<a href="./?mention=周代">周代</a>遗存、<a href="./?mention=西汉">西汉</a>至<a href="./?mention=明清">明清</a>遗存共12层。<br/>后李遗址是山东地区迄今为止最早 的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文化和人类遗存,距今8200——7800年左右,其年代延续之长,内涵之丰富,实为罕见,勘称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源头。对其发掘的真正意义不仅仅在于其文物所代表的文明程度,还在于它把整个山东地区的文化历史提前了一大步,并最终连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br/>1992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