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澂(1835年-1902年),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晚号愙斋,江苏
吴县(今江苏
苏州)人。清代官员、学者、
金石学家、书画家,民族英雄。
清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善画山水、花卉,精于篆书。皆得力于金石鉴赏修养。
在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的1886年,吴大澂与
沙俄谈判。他据理力争,迫使沙俄重立
土字碑、并对中国的出海权进行妥协:
图们江口的出海权虽不能共享,但中国船只可以借道出海,
俄国不得阻止。吴大澂又设法延长谈判,迫使沙俄归还了黑顶子山地区(今
吉林珲春敬信镇)。其战略眼光与爱国精神令后人称颂。
吴大澂(1835年-1902年),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晚号愙斋,江苏<a href="./?mention=吴县">吴县</a>(今江苏<a href="./?mention=苏州">苏州</a>)人。清代官员、学者、<a href="./?mention=金石学家">金石学家</a>、书画家,民族英雄。<a href="./?mention=清同治">清同治</a>七年(1868年)进士。善画山水、花卉,精于篆书。皆得力于金石鉴赏修养。<br/>在<a href="./?mention=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a>之后的1886年,吴大澂与<a href="./?mention=沙俄">沙俄</a>谈判。他据理力争,迫使沙俄重立<a href="./?mention=土字碑">土字碑</a>、并对中国的出海权进行妥协:<a href="./?mention=图们江">图们江</a>口的出海权虽不能共享,但中国船只可以借道出海,<a href="./?mention=俄国">俄国</a>不得阻止。吴大澂又设法延长谈判,迫使沙俄归还了黑顶子山地区(今<a href="./?mention=吉林">吉林</a><a href="./?mention=珲春">珲春</a><a href="./?mention=敬信镇">敬信镇</a>)。其战略眼光与爱国精神令后人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