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1946年建校的艺术学校最初为北京美术学校,1918年4月开办。1925年改为国立艺术专门学校,增设音乐、戏剧两系,校长
林风眠,音乐系教师有
萧友梅、杨伸予等。1928年改称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
徐悲鸿曾任院长,设中国画,
西洋画,实用美术、音乐、戏剧、建筑六个系。1934年始改建为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设绘画、雕塑、图工三科。“七七”事变后,学校内迁。1938年在湖南
沅陵与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合并称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
滕固;设有音乐系,系主任唐学泳。1941年学校迁重庆青木关外松林岗,音乐系停办,原音乐系高班生借读于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低班生则转学入国立音乐院。1945年
抗日战争胜利后,北平艺专与杭州艺专各回原地办学。1946年8月
徐悲鸿出任北平艺专校长,恢复音乐系,由
赵梅伯主持。分声乐、器乐、作曲三科,另设民族器乐副科。学制五年,分初级、中级、高级三阶段。1949年音乐系与
华北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等合并,在天津筹建—
中央音乐学院。是中国最早的三所艺术专科学校(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武昌艺术专科学校)之一。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1946年建校的艺术学校最初为北京美术学校,1918年4月开办。1925年改为国立艺术专门学校,增设音乐、戏剧两系,校长<a href="./?mention=林风眠">林风眠</a>,音乐系教师有<a href="./?mention=萧友梅">萧友梅</a>、杨伸予等。1928年改称<a href="./?mention=北平大学">北平大学</a>艺术学院,<a href="./?mention=徐悲鸿">徐悲鸿</a>曾任院长,设中国画,<a href="./?mention=西洋画">西洋画</a>,实用美术、音乐、戏剧、建筑六个系。1934年始改建为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设绘画、雕塑、图工三科。“七七”事变后,学校内迁。1938年在湖南<a href="./?mention=沅陵">沅陵</a>与<a href="./?mention=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a>合并称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a href="./?mention=滕固">滕固</a>;设有音乐系,系主任唐学泳。1941年学校迁重庆青木关外松林岗,音乐系停办,原音乐系高班生借读于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低班生则转学入国立音乐院。1945年<a href="./?mention=抗日战争">抗日战争</a>胜利后,北平艺专与杭州艺专各回原地办学。1946年8月<a href="./?mention=徐悲鸿">徐悲鸿</a>出任北平艺专校长,恢复音乐系,由<a href="./?mention=赵梅伯">赵梅伯</a>主持。分声乐、器乐、作曲三科,另设民族器乐副科。学制五年,分初级、中级、高级三阶段。1949年音乐系与<a href="./?mention=华北大学">华北大学</a>文艺学院音乐系等合并,在天津筹建—<a href="./?mention=中央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a>。是中国最早的三所艺术专科学校(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杭州艺术专科学校、<a href="./?mention=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武昌艺术专科学校</a>)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