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1593年5月21日—1643年11月16日),字伯雅,号白谷,
代州振武卫(今
山西代县)人,明朝末年大臣。
孙传庭于二十七岁中进士,历任
永城知县、
商丘知县、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司郎中,因不满
魏忠贤专权而弃官归乡,赋闲近十年之久。崇祯八年(1635年)还京任职,历任吏部验封司郎中、
顺天府丞,崇祯九年(1636年)调任陕西巡抚,与
洪承畴一起镇压农民起义,擒获“闯王”
高迎祥,消灭十五股义军,稳定了陕西的局面。崇祯十一年(1638年)因
清兵入塞,赴京勤王,在
卢象升战死后代其总督各镇援兵,翌年升任保定总督,不久以失聪为由请求辞职,遭到
崇祯帝怀疑而下狱。崇祯十五年(1642年)获释,任陕西三边总督,在崇祯帝催促下出
潼关进剿李自成,在
郏县之战中败退陕西。崇祯十六年(1643年)加督师、兵部尚书衔,再次出关进剿李自成,在
汝州之战中溃败,不久后阵亡于潼关,享年五十一岁。
孙传庭死后仅五个月,明朝就被李自成推翻,因此《
明史》有“传庭死而明亡矣”之说。清乾隆朝赠谥“忠靖”。有《白谷集》《鉴劳录》《省罪录》等作品传世,后人辑为《
孙忠靖公全集》。
(概述图来源)
孙传庭(1593年5月21日—1643年11月16日),字伯雅,号白谷,<a href="./?mention=代州">代州</a>振武卫(今<a href="./?mention=山西">山西</a><a href="./?mention=代县">代县</a>)人,明朝末年大臣。<br/>孙传庭于二十七岁中进士,历任<a href="./?mention=永城">永城</a>知县、<a href="./?mention=商丘">商丘</a>知县、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司郎中,因不满<a href="./?mention=魏忠贤">魏忠贤</a>专权而弃官归乡,赋闲近十年之久。崇祯八年(1635年)还京任职,历任吏部验封司郎中、<a href="./?mention=顺天府">顺天府</a>丞,崇祯九年(1636年)调任陕西巡抚,与<a href="./?mention=洪承畴">洪承畴</a>一起镇压农民起义,擒获“闯王”<a href="./?mention=高迎祥">高迎祥</a>,消灭十五股义军,稳定了陕西的局面。崇祯十一年(1638年)因<a href="./?mention=清兵入塞">清兵入塞</a>,赴京勤王,在<a href="./?mention=卢象升">卢象升</a>战死后代其总督各镇援兵,翌年升任保定总督,不久以失聪为由请求辞职,遭到<a href="./?mention=崇祯帝">崇祯帝</a>怀疑而下狱。崇祯十五年(1642年)获释,任陕西三边总督,在崇祯帝催促下出<a href="./?mention=潼关">潼关</a>进剿李自成,在<a href="./?mention=郏县之战">郏县之战</a>中败退陕西。崇祯十六年(1643年)加督师、兵部尚书衔,再次出关进剿李自成,在<a href="./?mention=汝州之战">汝州之战</a>中溃败,不久后阵亡于潼关,享年五十一岁。<br/>孙传庭死后仅五个月,明朝就被李自成推翻,因此《<a href="./?mention=明史">明史</a>》有“传庭死而明亡矣”之说。清乾隆朝赠谥“忠靖”。有《白谷集》《鉴劳录》《省罪录》等作品传世,后人辑为《<a href="./?mention=孙忠靖公全集">孙忠靖公全集</a>》。<br/>(概述图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