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轮(1907.09.10-1991.09.17),中华人民共和国
开国上将,湖南醴陵北乡黄村人。在革命生涯中,历任萍醴边游击队队长、湘东南第2纵队政治委员、红军学校第4分校校长、红35军参谋长、独立第3师师长、红21军参谋长、中央苏区西方军参谋长、江西军区作战科科长、红军大学第二大队大队长、军委干部团教员、红15军团作战科科长、红30军军长、红28军军长、八路军第120师358旅716团团长、雁北支队支队长、八路军第4纵队司令员、津浦前线指挥部参谋长、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执行处处长、山东野战军参谋长、渤海军区副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司令员等职。先后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
长征、东征、西征、
山城堡战役、冀东抗日武装暴动、
莱芜战役、
泰蒙战役、
孟良崮战役、
沙土集战役、
梁山阻击战、
宛西战役、
宛东战役、
豫东战役、
济南战役、
淮海战役、
渡江战役、
上海战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9兵团司令员和政委、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委、
军事科学院院长、中央军委教育训练委员会主任、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和军事卷编辑委员会主任、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委员会主任、中央军委战史军史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参加了
抗美援朝战争,参与恢复军队院校和教育训练工作。1955年被授予
上将军衔。1991年9月17日在
上海病逝,享年84岁。
宋时轮(1907.09.10-1991.09.17),中华人民共和国<a href="./?mention=开国上将">开国上将</a>,湖南醴陵北乡黄村人。在革命生涯中,历任萍醴边游击队队长、湘东南第2纵队政治委员、红军学校第4分校校长、红35军参谋长、独立第3师师长、红21军参谋长、中央苏区西方军参谋长、江西军区作战科科长、红军大学第二大队大队长、军委干部团教员、红15军团作战科科长、红30军军长、红28军军长、八路军第120师358旅716团团长、雁北支队支队长、八路军第4纵队司令员、津浦前线指挥部参谋长、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执行处处长、山东野战军参谋长、渤海军区副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司令员等职。先后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a href="./?mention=长征">长征</a>、东征、西征、<a href="./?mention=山城堡战役">山城堡战役</a>、冀东抗日武装暴动、<a href="./?mention=莱芜战役">莱芜战役</a>、<a href="./?mention=泰蒙战役">泰蒙战役</a>、<a href="./?mention=孟良崮战役">孟良崮战役</a>、<a href="./?mention=沙土集战役">沙土集战役</a>、<a href="./?mention=梁山阻击战">梁山阻击战</a>、<a href="./?mention=宛西战役">宛西战役</a>、<a href="./?mention=宛东战役">宛东战役</a>、<a href="./?mention=豫东战役">豫东战役</a>、<a href="./?mention=济南战役">济南战役</a>、<a href="./?mention=淮海战役">淮海战役</a>、<a href="./?mention=渡江战役">渡江战役</a>、<a href="./?mention=上海战役">上海战役</a>等。<br/>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a href="./?mention=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国人民志愿军</a>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9兵团司令员和政委、<a href="./?mention=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a>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委、<a href="./?mention=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院</a>院长、中央军委教育训练委员会主任、<a href="./?mention=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a>总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和军事卷编辑委员会主任、<a href="./?mention=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中国军事百科全书</a>编审委员会主任、中央军委战史军史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参加了<a href="./?mention=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a>,参与恢复军队院校和教育训练工作。1955年被授予<a href="./?mention=上将">上将</a>军衔。1991年9月17日在<a href="./?mention=上海">上海</a>病逝,享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