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为
民国期间四川军阀部队。
清末,
清政府编练四川
新军成为川军源头之一。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四川军阀由此产生。民国时期,四川军阀长期混战,自辛亥革命后至1932年,四川军阀混战共约470余次。1933年秋,二刘之战后
刘文辉败走
西康,
刘湘成为川军首领。
在长达20余年的军阀混战中,川军各部人数虽众,但纪律不太好,战斗力不强,被世人称之为烟枪和步枪并有的“双枪兵”。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川军以贫弱之师在历次大会战中,战绩卓著,给予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成为人所称道的铁血之师。
抗战期间,川军先后有6个集团军另有2个军1个独立旅出川抗战,约占全国出兵抗战军队总数的1/5,是除
中央军外的第一大地方武装,几乎参加了抗战中的所有大型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1949年12月9日,川军
刘文辉、
邓锡侯、
潘文华等将领发出起义通电。其后,
范绍增、
冷寅东、
王缵绪等亦宣布起义。部分川军高级将领
刘存厚、
杨森、
孙震等逃往
台湾省,川军的历史宣告结束。
川军,为<a href="./?mention=民国">民国</a>期间四川军阀部队。<a href="./?mention=清末">清末</a>,<a href="./?mention=清政府">清政府</a>编练四川<a href="./?mention=新军">新军</a>成为川军源头之一。<a href="./?mention=辛亥革命">辛亥革命</a>推翻清王朝的统治,<a href="./?mention=四川军阀">四川军阀</a>由此产生。民国时期,四川军阀长期混战,自辛亥革命后至1932年,四川军阀混战共约470余次。1933年秋,二刘之战后<a href="./?mention=刘文辉">刘文辉</a>败走<a href="./?mention=西康">西康</a>,<a href="./?mention=刘湘">刘湘</a>成为川军首领。<br/>在长达20余年的军阀混战中,川军各部人数虽众,但纪律不太好,战斗力不强,被世人称之为烟枪和步枪并有的“双枪兵”。<a href="./?mention=抗日战争">抗日战争</a>全面爆发后,川军以贫弱之师在历次大会战中,战绩卓著,给予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成为人所称道的铁血之师。<br/><a href="./?mention=抗战">抗战</a>期间,川军先后有6个集团军另有2个军1个独立旅出川抗战,约占全国出兵抗战军队总数的1/5,是除<a href="./?mention=中央军">中央军</a>外的第一大地方武装,几乎参加了抗战中的所有大型战役。<a href="./?mention=解放战争">解放战争</a>时期,1949年12月9日,川军<a href="./?mention=刘文辉">刘文辉</a>、<a href="./?mention=邓锡侯">邓锡侯</a>、<a href="./?mention=潘文华">潘文华</a>等将领发出起义通电。其后,<a href="./?mention=范绍增">范绍增</a>、<a href="./?mention=冷寅东">冷寅东</a>、<a href="./?mention=王缵绪">王缵绪</a>等亦宣布起义。部分川军高级将领<a href="./?mention=刘存厚">刘存厚</a>、<a href="./?mention=杨森">杨森</a>、<a href="./?mention=孙震">孙震</a>等逃往<a href="./?mention=台湾省">台湾省</a>,川军的历史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