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咏梧(1915年2月~1948年1月16日),原名庆邦,小名安南,1915年2月生于四川云阳县(今
重庆市云阳县)红鹿乡“彭家湾”(现
红狮镇兴红社区3组)。1938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省立
万县师范学校分支书记和总支书记。1940年担任
云阳县委书记,次年调
重庆市委任第一委员,负责组织宣传工作,领导重庆学运和挺进报。
1945年,在地下斗争中与
江竹筠结为伴侣。为迎接全国解放,1947年10月,党决定他担任川东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下川东地工委副书记,并到下川东组织领导武装斗争任游击纵队政委。
1948年1月16日率游击队在奉、巫交界地鞍子山突围时,为掩护同志壮烈捐躯。
彭咏梧(1915年2月~1948年1月16日),原名庆邦,小名安南,1915年2月生于四川云阳县(今<a href="./?mention=重庆市">重庆市</a><a href="./?mention=云阳县">云阳县</a>)红鹿乡“彭家湾”(现<a href="./?mention=红狮镇">红狮镇</a>兴红社区3组)。1938年加入<a href="./?mention=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a>,先后任中共省立<a href="./?mention=万县师范学校">万县师范学校</a>分支书记和总支书记。1940年担任<a href="./?mention=云阳县">云阳县</a>委书记,次年调<a href="./?mention=重庆市">重庆市</a>委任第一委员,负责组织宣传工作,领导重庆学运和挺进报。<br/>1945年,在地下斗争中与<a href="./?mention=江竹筠">江竹筠</a>结为伴侣。为迎接全国解放,1947年10月,党决定他担任川东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下川东地工委副书记,并到下川东组织领导武装斗争任游击纵队政委。<br/>1948年1月16日率游击队在奉、巫交界地鞍子山突围时,为掩护同志壮烈捐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