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军是一个活跃在
长江以北皖、苏、鲁、豫四省部分地区的反清农民武装势力,与
太平天国同时期。
捻军起义从1853年至1868年,长达十五年,其历史分为
两个阶段。自1853年春至1863年3月为前期捻军,此后为后期捻军。
捻军兴起后,首领为沃王
张洛行(
张乐行)、
孙葵心等。至捻军时代首领为
梁王张宗禹、幼沃王
张禹爵、勇王龚得树、遵王
赖文光、鲁王
任柱、卫王
李蕴泰等人,与
太平军互有联络,行踪
飘忽不定,难以捉摸。捻军骑兵纵横驰骋于皖、豫、鲁、苏、鄂、陕、晋、直(冀)八省十余年,极盛时期总兵力达二十万众。1865年,清朝科尔沁亲王
僧格林沁中伏被全歼之后,清朝倾全力对付捻军,动用团练
湘军、
淮军及数省兵力,利用地形,“画河圈地”,后分为东、西二捻,西捻为
左宗棠所平定,东捻乃
李鸿章所灭。
捻军是一个活跃在<a href="./?mention=长江">长江</a>以北皖、苏、鲁、豫四省部分地区的反清农民武装势力,与<a href="./?mention=太平天国">太平天国</a>同时期。<a href="./?mention=捻军起义">捻军起义</a>从1853年至1868年,长达十五年,其历史分为<a href="./?mention=两个阶段">两个阶段</a>。自1853年春至1863年3月为前期捻军,此后为后期捻军。<br/>捻军兴起后,首领为沃王<a href="./?mention=张洛行">张洛行</a>(<a href="./?mention=张乐行">张乐行</a>)、<a href="./?mention=孙葵心">孙葵心</a>等。至捻军时代首领为<a href="./?mention=梁王">梁王</a><a href="./?mention=张宗禹">张宗禹</a>、幼沃王<a href="./?mention=张禹爵">张禹爵</a>、勇王龚得树、遵王<a href="./?mention=赖文光">赖文光</a>、鲁王<a href="./?mention=任柱">任柱</a>、卫王<a href="./?mention=李蕴泰">李蕴泰</a>等人,与<a href="./?mention=太平军">太平军</a>互有联络,行踪<a href="./?mention=飘忽不定">飘忽不定</a>,难以捉摸。捻军骑兵纵横驰骋于皖、豫、鲁、苏、鄂、陕、晋、直(冀)八省十余年,极盛时期总兵力达二十万众。1865年,清朝科尔沁亲王<a href="./?mention=僧格林沁">僧格林沁</a>中伏被全歼之后,清朝倾全力对付捻军,动用团练<a href="./?mention=湘军">湘军</a>、<a href="./?mention=淮军">淮军</a>及数省兵力,利用地形,“画河圈地”,后分为东、西二捻,西捻为<a href="./?mention=左宗棠">左宗棠</a>所平定,东捻乃<a href="./?mention=李鸿章">李鸿章</a>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