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工程是利用
航天器对
月球进行的各种探测。月球是地球的
天然卫星,当然成为空间探测的第一站。中国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
公元1969年,阿波罗十一号飞船载人登月,全世界有六亿人通过电视转播同时收看了这历史性的一幕。当看到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人类的第一个脚印时,观者无不心驰神往。我们征服了人类出现几百万年以来俯首膜拜的月亮,这月球上的小小一步似乎暗示了人类无限的未来!
探月工程,一是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二是分析月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三是探测月壤特性,四是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任务的总称。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中国在
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
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
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中国首次
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12月1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正面预选着陆区着陆。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
2021年2月22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充分肯定探月工程特别是嫦娥五号任务取得的成就。
2023年3月,天问二号任务已正式获得国家批准立项,计划通过一次发射,实现从近地小行星 2016 HO3 采样返回地球,之后前往主带彗星 311P 开展伴飞探测。
探月工程是利用<a href="./?mention=航天器">航天器</a>对<a href="./?mention=月球">月球</a>进行的各种探测。月球是地球的<a href="./?mention=天然卫星">天然卫星</a>,当然成为空间探测的第一站。中国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br/>公元1969年,阿波罗十一号飞船载人登月,全世界有六亿人通过电视转播同时收看了这历史性的一幕。当看到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人类的第一个脚印时,观者无不心驰神往。我们征服了人类出现几百万年以来俯首膜拜的月亮,这月球上的小小一步似乎暗示了人类无限的未来!<br/>探月工程,一是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二是分析月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三是探测月壤特性,四是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任务的总称。<br/>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中国在<a href="./?mention=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a>,用<a href="./?mention=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a>成功发射探月工程<a href="./?mention=嫦娥五号探测器">嫦娥五号探测器</a>,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中国首次<a href="./?mention=地外天体">地外天体</a>采样返回之旅。12月1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正面预选着陆区着陆。<br/>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br/>2021年2月22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a href="./?mention=习近平">习近平</a>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充分肯定探月工程特别是嫦娥五号任务取得的成就。<br/>2023年3月,天问二号任务已正式获得国家批准立项,计划通过一次发射,实现从近地小行星 2016 HO3 采样返回地球,之后前往主带彗星 311P 开展伴飞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