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丕(341年-365年3月30日),字千龄,河内温县(今
河南省温县)人。东晋第六位皇帝(361—365年在位),晋成帝
司马衍长子,母为
周贵人。
咸康八年(342年),袭封琅琊王。永和年间,历任散骑常侍、中军将军、骠骑将军。升平五年(361年),崇德太后扶持下即位,年号隆和。在位时期,内部军阀斗争激烈。大司马
桓温执政,几次兴兵北伐,虚耗国力。北方鲜卑慕容部日益猖獗,多次打败东晋,导致东晋走向衰败。兴宁二年(364年),修习断谷饵药以求长生,导致身体中毒,不识万机,请求崇德太后临朝摄政。
兴宁三年去世,时年二十五岁,谥号哀皇帝,葬于
安平陵。爱好书法,代表作《中书帖》等。
司马丕(341年-365年3月30日),字千龄,河内温县(今<a href="./?mention=河南省">河南省</a><a href="./?mention=温县">温县</a>)人。东晋第六位皇帝(361—365年在位),晋成帝<a href="./?mention=司马衍">司马衍</a>长子,母为<a href="./?mention=周贵人">周贵人</a>。<br/>咸康八年(342年),袭封琅琊王。永和年间,历任散骑常侍、中军将军、骠骑将军。升平五年(361年),崇德太后扶持下即位,年号隆和。在位时期,内部军阀斗争激烈。大司马<a href="./?mention=桓温">桓温</a>执政,几次兴兵北伐,虚耗国力。北方鲜卑慕容部日益猖獗,多次打败东晋,导致东晋走向衰败。兴宁二年(364年),修习断谷饵药以求长生,导致身体中毒,不识万机,请求崇德太后临朝摄政。<br/>兴宁三年去世,时年二十五岁,谥号哀皇帝,葬于<a href="./?mention=安平陵">安平陵</a>。爱好书法,代表作《中书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