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愃(1735年—1762年),
字允宽,
号毅斋,
朝鲜王朝王族,朝鲜英祖
李昑次子,朝鲜正祖
李祘的生父。
李愃生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正月二十一日,母为
映嫔李氏。乾隆元年(1736年)被立为
王世子,乾隆十四年(1749年)代理听政。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由于他患有严重的
火病等精神疾病及朝中党争等因素,导致父王英祖令其自裁,他不肯就范,遂被关进米柜中,数日后活活饿死,这一事件史称为
壬午祸变。死后英祖赐谥“思悼”,故通称“思悼世子”(사도세자)。李愃死时年仅28岁。
其子
李祘被过继给伯父
孝章世子,后继承王位,是为正祖,正祖虽然改李愃谥号为“庄献”,并展开一系列追崇活动,但始终未能追尊为王。直到
朝鲜高宗称帝以后,才将李愃追尊为“庄宗大王”,不久升格为“庄祖懿皇帝”,葬于
隆陵。
李愃(1735年—1762年),<a href="./?mention=字">字</a>允宽,<a href="./?mention=号">号</a>毅斋,<a href="./?mention=朝鲜王朝">朝鲜王朝</a>王族,朝鲜英祖<a href="./?mention=李昑">李昑</a>次子,朝鲜正祖<a href="./?mention=李祘">李祘</a>的生父。<br/>李愃生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正月二十一日,母为<a href="./?mention=映嫔李氏">映嫔李氏</a>。乾隆元年(1736年)被立为<a href="./?mention=王世子">王世子</a>,乾隆十四年(1749年)代理听政。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由于他患有严重的<a href="./?mention=火病">火病</a>等精神疾病及朝中党争等因素,导致父王英祖令其自裁,他不肯就范,遂被关进米柜中,数日后活活饿死,这一事件史称为<a href="./?mention=壬午祸变">壬午祸变</a>。死后英祖赐谥“思悼”,故通称“思悼世子”(사도세자)。李愃死时年仅28岁。<br/>其子<a href="./?mention=李祘">李祘</a>被过继给伯父<a href="./?mention=孝章世子">孝章世子</a>,后继承王位,是为正祖,正祖虽然改李愃谥号为“庄献”,并展开一系列追崇活动,但始终未能追尊为王。直到<a href="./?mention=朝鲜高宗">朝鲜高宗</a>称帝以后,才将李愃追尊为“庄宗大王”,不久升格为“庄祖懿皇帝”,葬于<a href="./?mention=隆陵">隆陵</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