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惔(462年-507年),字文通。
河东郡解县(今山西
永济)人。
南北朝时
南齐至
南梁初年名臣,南齐尚书令
柳世隆之子。
柳惔出身“
河东柳氏”东眷房,自少与长兄柳悦并称“柳氏二龙”,受南齐开国名臣
王俭赏识。十七岁时出仕,为中军将军
萧赜(即齐武帝)的幕僚,后历任尚书三公郎、巴东王友、
中书侍郎、新安太守等职。
齐明帝时,被擢升为
西戎校尉兼梁、南秦二州
刺史。荆州
萧颖胄奉南康王
萧宝融举义后,柳惔举州响应,成为西朝要臣。南梁建立后东行入朝,累迁至
尚书右仆射,以功封曲江县侯。临川王
萧宏督军北伐时,柳惔出任副帅。他晚年多病,因此在洛口战后,被授以闲散官职。天监六年(507年),以使持节、安南将军出镇湘州,数月后病逝,年四十六。获赠侍中、
抚军将军,
谥号“穆”。
柳惔承袭家学,博通诸艺,工于诗文,尤通音律。著有《仁政传》等,今已散佚。
柳惔(462年-507年),字文通。<a href="./?mention=河东郡">河东郡</a><a href="./?mention=解县">解县</a>(今山西<a href="./?mention=永济">永济</a>)人。<a href="./?mention=南北朝">南北朝</a>时<a href="./?mention=南齐">南齐</a>至<a href="./?mention=南梁">南梁</a>初年名臣,南齐尚书令<a href="./?mention=柳世隆">柳世隆</a>之子。<br/>柳惔出身“<a href="./?mention=河东柳氏">河东柳氏</a>”东眷房,自少与长兄柳悦并称“柳氏二龙”,受南齐开国名臣<a href="./?mention=王俭">王俭</a>赏识。十七岁时出仕,为中军将军<a href="./?mention=萧赜">萧赜</a>(即齐武帝)的幕僚,后历任尚书三公郎、巴东王友、<a href="./?mention=中书侍郎">中书侍郎</a>、新安太守等职。<a href="./?mention=齐明帝">齐明帝</a>时,被擢升为<a href="./?mention=西戎校尉">西戎校尉</a>兼梁、南秦二州<a href="./?mention=刺史">刺史</a>。荆州<a href="./?mention=萧颖胄">萧颖胄</a>奉南康王<a href="./?mention=萧宝融">萧宝融</a>举义后,柳惔举州响应,成为西朝要臣。南梁建立后东行入朝,累迁至<a href="./?mention=尚书右仆射">尚书右仆射</a>,以功封曲江县侯。临川王<a href="./?mention=萧宏">萧宏</a>督军北伐时,柳惔出任副帅。他晚年多病,因此在洛口战后,被授以闲散官职。天监六年(507年),以使持节、安南将军出镇湘州,数月后病逝,年四十六。获赠侍中、<a href="./?mention=抚军将军">抚军将军</a>,<a href="./?mention=谥号">谥号</a>“穆”。<br/>柳惔承袭家学,博通诸艺,工于诗文,尤通音律。著有《仁政传》等,今已散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