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雠通义》是中国清代
目录学著作。
章学诚撰。成书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共4卷。该书总结了自汉代刘向、刘歆以来
目录学的优良传统,继承与发展了宋代
郑樵的目录学理论,是通过亲身编纂地方志与书目的实践经验而写成的。
《校雠通义》在理论与方法上有新创见,明确提出目录的任务是“ 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提倡图书编目的应用辅助著录法“互著与别裁”;主张编制索引 。此书通行本为嘉业堂刊刻《章氏遗书》。1956年据此出版单行本。
《校雠通义》是中国清代<a href="./?mention=目录学">目录学</a>著作。<a href="./?mention=章学诚">章学诚</a>撰。成书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共4卷。该书总结了自汉代刘向、刘歆以来<a href="./?mention=目录学">目录学</a>的优良传统,继承与发展了宋代<a href="./?mention=郑樵">郑樵</a>的目录学理论,是通过亲身编纂地方志与书目的实践经验而写成的。<br/>《校雠通义》在理论与方法上有新创见,明确提出目录的任务是“ 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提倡图书编目的应用辅助著录法“互著与别裁”;主张编制索引 。此书通行本为嘉业堂刊刻《章氏遗书》。1956年据此出版单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