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诗正(1697年-1763年),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官员、书法家。擅诗文,同
杭世骏、陈兆嵛等六人结“月课诗社”。
二十七岁,从院长万(太史)经读书
敷文书院。
雍正四年(1726年)中举,雍正八年(1730年)一甲三名进士(
探花),授翰林院
编修,旋充《
大清一统志》纂修官。雍正十二年(1734年)选入
上书房。乾隆初为
南书房行走,迁
户部侍郎。建议
八旗应行
边屯,停止募补
绿营,以补国用。乾隆十年(1745年)擢
户部尚书。上疏皇帝要以节俭为要。乾隆十三年(1748年),调
兵部尚书。次年,为
刑部尚书,
翰林院掌院学士,协办大学士。乾隆十五年(1750年),调
吏部尚书。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丁父忧,召署
工部尚书,调署兵部尚书。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仍命协办
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授
东阁大学士,寻卒,谥文庄。
梁诗正经常随
乾隆帝出巡,朝廷重要文稿多出其手。任内有“八旗闲散人丁宜分置边戈,以资生产;缘营兵丁,宜量停募补以减冗额”之策疏;又有“每岁天下租赋,以供官兵俸饷各项经费,皇上宜以节俭为要,勿兴土木之工,黩武之师,庶以持盈保泰”之安国政论。工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
赵孟頫,晚年师
颜真卿,编历代名家书法真迹《
三希堂法帖》,所书《十宫帖》为清代
行书精品。著有《矢音集》。
梁诗正(1697年-1763年),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官员、书法家。擅诗文,同<a href="./?mention=杭世骏">杭世骏</a>、陈兆嵛等六人结“月课诗社”。<br/>二十七岁,从院长万(太史)经读书<a href="./?mention=敷文书院">敷文书院</a>。<a href="./?mention=雍正">雍正</a>四年(1726年)中举,雍正八年(1730年)一甲三名进士(<a href="./?mention=探花">探花</a>),授翰林院<a href="./?mention=编修">编修</a>,旋充《<a href="./?mention=大清一统志">大清一统志</a>》纂修官。雍正十二年(1734年)选入<a href="./?mention=上书房">上书房</a>。乾隆初为<a href="./?mention=南书房行走">南书房行走</a>,迁<a href="./?mention=户部侍郎">户部侍郎</a>。建议<a href="./?mention=八旗">八旗</a>应行<a href="./?mention=边屯">边屯</a>,停止募补<a href="./?mention=绿营">绿营</a>,以补国用。乾隆十年(1745年)擢<a href="./?mention=户部尚书">户部尚书</a>。上疏皇帝要以节俭为要。乾隆十三年(1748年),调<a href="./?mention=兵部尚书">兵部尚书</a>。次年,为<a href="./?mention=刑部尚书">刑部尚书</a>,<a href="./?mention=翰林院掌院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a>,协办大学士。乾隆十五年(1750年),调<a href="./?mention=吏部尚书">吏部尚书</a>。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丁父忧,召署<a href="./?mention=工部尚书">工部尚书</a>,调署兵部尚书。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仍命协办<a href="./?mention=大学士">大学士</a>,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授<a href="./?mention=东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a>,寻卒,谥文庄。<br/>梁诗正经常随<a href="./?mention=乾隆帝">乾隆帝</a>出巡,朝廷重要文稿多出其手。任内有“八旗闲散人丁宜分置边戈,以资生产;缘营兵丁,宜量停募补以减冗额”之策疏;又有“每岁天下租赋,以供官兵俸饷各项经费,皇上宜以节俭为要,勿兴土木之工,黩武之师,庶以持盈保泰”之安国政论。工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a href="./?mention=赵孟頫">赵孟頫</a>,晚年师<a href="./?mention=颜真卿">颜真卿</a>,编历代名家书法真迹《<a href="./?mention=三希堂法帖">三希堂法帖</a>》,所书《十宫帖》为清代<a href="./?mention=行书">行书</a>精品。著有《矢音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