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汀(1904年12月19日—1992年12月14日),本名杨朝熙,又名杨子青,四川安县人,中国现代作家;与
巴金、
张秀熟、
马识途、
艾芜并称“蜀中五老”。
1922年,进入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6年,师范毕业后曾赴北京等地,求学不成返回四川。1927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故乡从事革命活动。由于政局动荡,成都发生二·一六惨案,白色恐怖迫使沙汀于1929年前往上海,并与川籍学友任白戈等创办“辛垦书店”。1931年,与省一师同班同学艾芜在上海相遇,共同研究探讨小说创作。1932年,出版第一个短篇小说集《法律外的航线》;同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
1937年
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到四川。1938年,与
何其芳、
卞之琳等人奔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代主任;同年11月,随
贺龙同志去晋西北和冀中一带体验生活,后写出《
随军散记》《奇异的旅程》。1940年,回到重庆,这时期他的文学创作达到了高潮,陆续发表《
在其香居茶馆里》《磁力》《堪察加小景》等短篇小说;长篇三记《
淘金记》《
困兽记》《
还乡记》也相继问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沙汀担任全国和四川省文学界的领导工作,继续创作出版短篇小说散文集《过渡》。1976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粉碎“四人帮”后,重新执笔,创作出中篇小说《青㭎坡》《木鱼山》《红石滩》。暮年回到四川成都,于1992年12月14日病逝。
沙汀(1904年12月19日—1992年12月14日),本名杨朝熙,又名杨子青,四川安县人,中国现代作家;与<a href="./?mention=巴金">巴金</a>、<a href="./?mention=张秀熟">张秀熟</a>、<a href="./?mention=马识途">马识途</a>、<a href="./?mention=艾芜">艾芜</a>并称“蜀中五老”。<br/>1922年,进入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6年,师范毕业后曾赴北京等地,求学不成返回四川。1927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故乡从事革命活动。由于政局动荡,成都发生二·一六惨案,白色恐怖迫使沙汀于1929年前往上海,并与川籍学友任白戈等创办“辛垦书店”。1931年,与省一师同班同学艾芜在上海相遇,共同研究探讨小说创作。1932年,出版第一个短篇小说集《法律外的航线》;同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br/>1937年<a href="./?mention=抗日战争">抗日战争</a>爆发后,回到四川。1938年,与<a href="./?mention=何其芳">何其芳</a>、<a href="./?mention=卞之琳">卞之琳</a>等人奔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代主任;同年11月,随<a href="./?mention=贺龙">贺龙</a>同志去晋西北和冀中一带体验生活,后写出《<a href="./?mention=随军散记">随军散记</a>》《奇异的旅程》。1940年,回到重庆,这时期他的文学创作达到了高潮,陆续发表《<a href="./?mention=在其香居茶馆里">在其香居茶馆里</a>》《磁力》《堪察加小景》等短篇小说;长篇三记《<a href="./?mention=淘金记">淘金记</a>》《<a href="./?mention=困兽记">困兽记</a>》《<a href="./?mention=还乡记">还乡记</a>》也相继问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沙汀担任全国和四川省文学界的领导工作,继续创作出版短篇小说散文集《过渡》。1976年“<a href="./?mention=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a>”结束,粉碎“四人帮”后,重新执笔,创作出中篇小说《青㭎坡》《木鱼山》《红石滩》。暮年回到四川成都,于1992年12月14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