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帝国(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英语:Russian Empire;1721年10月22日—1917年3月12日[俄历2月27日]),中文一般简称为“沙俄”,自称“第三罗马”。是1721年<a href="./?mention=彼得一世">彼得一世</a>加冕为皇帝后,至1917年<a href="./?mention=尼古拉二世">尼古拉二世</a>退位为止的俄罗斯国家。同时也是<a href="./?mention=俄罗斯历史">俄罗斯历史</a>上最后一个<a href="./?mention=君主制">君主制</a>国家,由<a href="./?mention=罗曼诺夫王朝">罗曼诺夫王朝</a>统治。<br/>1547年,<a href="./?mention=莫斯科公国">莫斯科公国</a><a href="./?mention=大公">大公</a><a href="./?mention=伊凡四世">伊凡四世</a>加冕为<a href="./?mention=沙皇">沙皇</a>。1721年彼得一世在与<a href="./?mention=瑞典王国">瑞典王国</a>进行<a href="./?mention=大北方战争">大北方战争</a>胜利后,10月22日被俄罗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皇帝”的头衔,俄罗斯正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帝国。并于18世纪中后期<a href="./?mention=叶卡捷琳娜二世">叶卡捷琳娜二世</a>统治时进一步强盛。在<a href="./?mention=亚历山大一世">亚历山大一世</a>统治时帝国进入鼎盛时期。参与抵抗拿破仑的<a href="./?mention=反法同盟">反法同盟</a>,并成为战后<a href="./?mention=神圣同盟">神圣同盟</a>的领导者,此后长期充当“<a href="./?mention=欧洲宪兵">欧洲宪兵</a>”的角色。直到十九世纪中叶在<a href="./?mention=克里米亚战争">克里米亚战争</a>中失败,才显现出<a href="./?mention=俄国农奴制度">俄国农奴制度</a>的弊端,经济和工业化相对落后于其他欧洲强国,<a href="./?mention=亚历山大二世">亚历山大二世</a>在1861年进行<a href="./?mention=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a>,但是并不彻底。1904年,<a href="./?mention=日俄战争">日俄战争</a>中再次失败。1914年参加<a href="./?mention=一战">一战</a>,直接导致了1917年的<a href="./?mention=二月革命">二月革命</a>,<a href="./?mention=尼古拉二世">尼古拉二世</a>签署退位声明,俄罗斯帝国灭亡。<br/>俄罗斯帝国在18世纪<a href="./?mention=三次瓜分波兰">三次瓜分波兰</a>,两次击败<a href="./?mention=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a>。<a href="./?mention=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a>前,俄罗斯帝国成为拥有2千多万<a href="./?mention=平方公里">平方公里</a>土地、一百多个民族的大国。<br/>俄罗斯帝国统治时期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帝国,但没能真正的解决<a href="./?mention=俄国">俄国</a>穷困落后的生活状况,<a href="./?mention=农奴制">农奴制</a>也没能真正的被废除。<a href="./?mention=东正教">东正教</a>作为宗教因素是俄罗斯帝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