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源县,隶属于山西省
大同市,位于
山西省东北部,地处
桑干河支流
浑河中上游,地处北纬39.67°~39.83°东经113.72°~113.92°之间。东接
广灵,西毗
应县,东南部以
恒山与
灵丘、繁峙县分界,北面由六棱山与
云州区、阳高县相连,总面积为1968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浑源县常住人口为237749人,是山西省双拥模范县。
浑源县始置于西汉,定名于唐,因
浑河发源于县境内,故名浑源县。民国元年(1912年)五月,改为浑源县。1993年6月25日,浑源县划归大同市管辖。截至2021年10月,浑源县辖6镇10乡,共计213个行政村,11个社区。县政府驻永安镇。浑源县地处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河流主要有
浑河、唐河两大水系。
1992年,浑源县被山西省评为历史文化名城,存不可移动文物488处,有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29处(国家级7处、省级8处、市级5处、县级9处),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23项(省级8项、市级4项、县级11项),现存北齐、明代等长城墙体。闻名遐迩的
北岳恒山,为中华
五岳名山之一,是
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素有“人天北柱”“绝塞名山”之美誉,与凌空
摩崖建筑悬空寺一道构成了著名的恒山美景。
2020年2月27日,经山西省政府研究同意,浑源县退出贫困县。2022年,浑源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9020万元,增速0.6%。
浑源县,隶属于山西省<a href="./?mention=大同市">大同市</a>,位于<a href="./?mention=山西省">山西省</a>东北部,地处<a href="./?mention=桑干河">桑干河</a>支流<a href="./?mention=浑河">浑河</a>中上游,地处北纬39.67°~39.83°东经113.72°~113.92°之间。东接<a href="./?mention=广灵">广灵</a>,西毗<a href="./?mention=应县">应县</a>,东南部以<a href="./?mention=恒山">恒山</a>与<a href="./?mention=灵丘">灵丘</a>、繁峙县分界,北面由六棱山与<a href="./?mention=云州区">云州区</a>、阳高县相连,总面积为1968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浑源县常住人口为237749人,是山西省双拥模范县。<br/>浑源县始置于西汉,定名于唐,因<a href="./?mention=浑河">浑河</a>发源于县境内,故名浑源县。民国元年(1912年)五月,改为浑源县。1993年6月25日,浑源县划归大同市管辖。截至2021年10月,浑源县辖6镇10乡,共计213个行政村,11个社区。县政府驻永安镇。浑源县地处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河流主要有<a href="./?mention=浑河">浑河</a>、唐河两大水系。<br/>1992年,浑源县被山西省评为历史文化名城,存不可移动文物488处,有重点<a href="./?mention=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a>29处(国家级7处、省级8处、市级5处、县级9处),有<a href="./?mention=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a>保护项目名录23项(省级8项、市级4项、县级11项),现存北齐、明代等长城墙体。闻名遐迩的<a href="./?mention=北岳恒山">北岳恒山</a>,为中华<a href="./?mention=五岳">五岳</a>名山之一,是<a href="./?mention=国务院">国务院</a>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素有“人天北柱”“绝塞名山”之美誉,与凌空<a href="./?mention=摩崖">摩崖</a>建筑悬空寺一道构成了著名的恒山美景。<br/>2020年2月27日,经山西省政府研究同意,浑源县退出贫困县。2022年,浑源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9020万元,增速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