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运河又名杭甬运河,是中国浙江省境内的一条运河,西起
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跨
曹娥江,经过
绍兴市,东至
宁波市甬江入海口,全长239公里。运河最初开凿的部分为位于绍兴市境内的山阴故水道,始建于
春秋时期。西晋时,会稽
内史贺循主持开挖西兴运河,此后与曹娥江以东运河形成西起钱塘江,东到东海的完整运河。南宋建都临安,浙东运河成为当时重要的航运河道。元代至清代,浙东运河重要性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畅通。直到近代,在新式交通方式的冲击下,运河作用逐渐被取代。
由于浙东地区地势南高北低,河流多为南北向,因此,东西走向的浙东运河需要穿越多条自然河流。为维持不同区域的水位并使船只能够通过水位不同的河段,运河中修建了许多碶闸和堰坝设施。这与数量众多,形式各异的桥梁一起成为了浙东运河的特色,也成为了重要的运河遗产。
2008年11月,作为
京杭大运河的延伸段和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联通的通道,浙东运河被列入中国大运河申遗项目,申报
世界文化遗产。2013年5月,浙东运河被纳入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
大运河项目的一部分。
浙东运河又名杭甬运河,是中国浙江省境内的一条运河,西起<a href="./?mention=杭州市">杭州市</a><a href="./?mention=滨江区">滨江区</a><a href="./?mention=西兴街道">西兴街道</a>,跨<a href="./?mention=曹娥江">曹娥江</a>,经过<a href="./?mention=绍兴市">绍兴市</a>,东至<a href="./?mention=宁波市">宁波市</a><a href="./?mention=甬江">甬江</a>入海口,全长239公里。运河最初开凿的部分为位于绍兴市境内的山阴故水道,始建于<a href="./?mention=春秋时期">春秋时期</a>。西晋时,会稽<a href="./?mention=内史">内史</a>贺循主持开挖西兴运河,此后与曹娥江以东运河形成西起钱塘江,东到东海的完整运河。南宋建都临安,浙东运河成为当时重要的航运河道。元代至清代,浙东运河重要性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畅通。直到近代,在新式交通方式的冲击下,运河作用逐渐被取代。<br/>由于浙东地区地势南高北低,河流多为南北向,因此,东西走向的浙东运河需要穿越多条自然河流。为维持不同区域的水位并使船只能够通过水位不同的河段,运河中修建了许多碶闸和堰坝设施。这与数量众多,形式各异的桥梁一起成为了浙东运河的特色,也成为了重要的运河遗产。<br/>2008年11月,作为<a href="./?mention=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a>的延伸段和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联通的通道,浙东运河被列入中国大运河申遗项目,申报<a href="./?mention=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a>。2013年5月,浙东运河被纳入<a href="./?mention=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成为<a href="./?mention=大运河">大运河</a>项目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