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隶属
河南省南阳市。位于豫西南边陲,
豫、
鄂、
陕三省交界的黄金地带,因
淅水纵贯境内形成百里冲积平川而得名。淅川地势险要,古战乱时期易守难攻,有“中原未战,淅境兵动”之称,总面积2820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街道),499个村(社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淅川县常住人口538569人。
淅川古称丹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
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春秋时为楚国始都
丹阳所在地,
楚国800多年历史中有300多年定都丹阳,楚人以丹阳为起点,取威定霸于春秋战国,开疆拓土,一路南征,先后统一50多个小国,成为南方霸主,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曾孕育了一代商圣
范蠡、史学家
范晔、唯物主义思想家
范缜等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
淅川县是全国第一移民大县,先后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等荣誉称号。2015年淅川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2017年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明确新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类型的通知》淅川县入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2018年,淅川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28.85亿元,比上年增长7.7%。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381343万元,比上年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1067449万元,比上年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839720万元,比上年增长10.2%。三次产业比16.7:46.6:36.7。2020年2月2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淅川县退出贫困县,正式脱贫摘帽。
淅川县,隶属<a href="./?mention=河南省">河南省</a><a href="./?mention=南阳市">南阳市</a>。位于豫西南边陲,<a href="./?mention=豫">豫</a>、<a href="./?mention=鄂">鄂</a>、<a href="./?mention=陕">陕</a>三省交界的黄金地带,因<a href="./?mention=淅水">淅水</a>纵贯境内形成百里冲积平川而得名。淅川地势险要,古战乱时期易守难攻,有“中原未战,淅境兵动”之称,总面积2820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街道),499个村(社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淅川县常住人口538569人。<br/>淅川古称丹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a href="./?mention=楚文化">楚文化</a>的发祥地之一。春秋时为楚国始都<a href="./?mention=丹阳">丹阳</a>所在地,<a href="./?mention=楚国">楚国</a>800多年历史中有300多年定都丹阳,楚人以丹阳为起点,取威定霸于春秋战国,开疆拓土,一路南征,先后统一50多个小国,成为南方霸主,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曾孕育了一代商圣<a href="./?mention=范蠡">范蠡</a>、史学家<a href="./?mention=范晔">范晔</a>、唯物主义思想家<a href="./?mention=范缜">范缜</a>等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br/>淅川县是全国第一移民大县,先后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等荣誉称号。2015年淅川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2017年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明确新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类型的通知》淅川县入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br/>2018年,淅川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28.85亿元,比上年增长7.7%。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381343万元,比上年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1067449万元,比上年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839720万元,比上年增长10.2%。三次产业比16.7:46.6:36.7。2020年2月2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淅川县退出贫困县,正式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