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是指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反对国民党军“围剿”的战役。
国民党军采取堡垒主义的新战略发起“围剿”,红军仓促应战。1933年初,日军大举入侵华北,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然而国民党政府主席
蒋介石却置民族危亡于不顾,仍然坚持推行“
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决心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
从1933年9月25日至1934年10月间,
蒋介石调集约100万兵力,采取“堡垒主义”新战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这时,
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红军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拒不接受毛泽东的正确建议,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使红军完全陷于被动地位。经过一年苦战,终未取得反“围剿”的胜利。最后于1934年10月仓促命令中央领导机关和红军主力退出根据地,突围转移,开始长征。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是指<a href="./?mention=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a>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反对国民党军“围剿”的战役。<br/>国民党军采取堡垒主义的新战略发起“围剿”,红军仓促应战。1933年初,日军大举入侵华北,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然而国民党政府主席<a href="./?mention=蒋介石">蒋介石</a>却置民族危亡于不顾,仍然坚持推行“<a href="./?mention=攘外必先安内">攘外必先安内</a>”的反动方针,决心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br/>从1933年9月25日至1934年10月间,<a href="./?mention=蒋介石">蒋介石</a>调集约100万兵力,采取“堡垒主义”新战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这时,<a href="./?mention=王明">王明</a>“左”倾教条主义在红军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拒不接受毛泽东的正确建议,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使红军完全陷于被动地位。经过一年苦战,终未取得反“围剿”的胜利。最后于1934年10月仓促命令中央领导机关和红军主力退出根据地,突围转移,开始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