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年2月8日—1950年1月8日),1901年—1906年在
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学和社会学,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是一位有深远影响的美籍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尽管他并非是“
奥地利学派”成员,但在早期他受到了奥地利学派的深刻影响)。其后移居美国,一直任教于
哈佛大学。
其与同时代的
凯恩斯,用“既生瑜,何生亮”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两人之间既惺惺相惜,也充斥不屑与论争。其被誉为“创新理论”的鼻祖。1912年,其发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提出了“创新”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轰动了当时的西方经济学界。《经济发展理论》创立了新的经济发展理论,即经济发展是创新的结果。其代表作有《经济发展理论》《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经济分析史》等,其中《经济发展理论》是他的成名作。
近年来,熊彼特在
中国大陆声名日隆,特别是一谈到“创新”, 熊彼特的“五种创新”理念时常被人引用和提及,几乎到了“言创新必称熊彼特”的程度。不仅仅是中国,作为“创新理论”和“商业史研究”的奠基人,熊彼特在西方世界的影响也正在被“重新发现”。据统计,熊彼特提出的“创造性毁灭”,在西方世界的被引用率仅次于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
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年2月8日—1950年1月8日),1901年—1906年在<a href="./?mention=维也纳大学">维也纳大学</a>攻读法学和社会学,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是一位有深远影响的美籍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尽管他并非是“<a href="./?mention=奥地利学派">奥地利学派</a>”成员,但在早期他受到了奥地利学派的深刻影响)。其后移居美国,一直任教于<a href="./?mention=哈佛大学">哈佛大学</a>。<br/>其与同时代的<a href="./?mention=凯恩斯">凯恩斯</a>,用“既生瑜,何生亮”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两人之间既惺惺相惜,也充斥不屑与论争。其被誉为“创新理论”的鼻祖。1912年,其发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提出了“创新”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轰动了当时的西方经济学界。《经济发展理论》创立了新的经济发展理论,即经济发展是创新的结果。其代表作有《经济发展理论》《<a href="./?mention=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a>》《经济分析史》等,其中《经济发展理论》是他的成名作。<br/>近年来,熊彼特在<a href="./?mention=中国大陆">中国大陆</a>声名日隆,特别是一谈到“创新”, 熊彼特的“五种创新”理念时常被人引用和提及,几乎到了“言创新必称熊彼特”的程度。不仅仅是中国,作为“创新理论”和“商业史研究”的奠基人,熊彼特在西方世界的影响也正在被“重新发现”。据统计,熊彼特提出的“创造性毁灭”,在西方世界的被引用率仅次于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