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臣(公元前697-前622年),字季子,
中国春秋时代晋国政治家、
教育家。由于封地于臼(在今
山西运城),曾任
司空,所以又称臼季、司空季子。
早年是公子重耳的老师,《国语》记载“文公学读书于臼季”。
骊姬之乱使晋国混乱,重耳开始了19年国外流亡,胥臣随同。前636年,在
赵衰、
狐偃、胥臣、
先轸的辅佐下重耳成为国君
晋文公。胥臣在
城濮之战中为下军佐,立下战功,之后,递升为上军佐,与
赵衰、
先且居、栾枝死于同一年。胥臣还是教育家,提出了比孔子早一百多年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胥臣力劝重耳接纳
秦穆公之女
怀嬴。回国后任下军佐。后推荐贤臣
郤缺。
胥臣于
晋文公回国后被分封于
臼,故又被称为臼季。曾跟从公子重耳(晋文公)出奔,胥臣于晋文公称霸诸侯之后,论功行赏,官拜司空,曾被封于一个叫臼的采邑,所以又称为臼季。
胥臣(公元前697-前622年),字季子,<a href="./?mention=中国">中国</a><a href="./?mention=春秋时代">春秋时代</a><a href="./?mention=晋国">晋国</a><a href="./?mention=政治家">政治家</a>、<a href="./?mention=教育家">教育家</a>。由于封地于臼(在今<a href="./?mention=山西">山西</a><a href="./?mention=运城">运城</a>),曾任<a href="./?mention=司空">司空</a>,所以又称臼季、司空季子。<br/>早年是公子重耳的老师,《国语》记载“文公学读书于臼季”。<a href="./?mention=骊姬之乱">骊姬之乱</a>使晋国混乱,重耳开始了19年国外流亡,胥臣随同。前636年,在<a href="./?mention=赵衰">赵衰</a>、<a href="./?mention=狐偃">狐偃</a>、胥臣、<a href="./?mention=先轸">先轸</a>的辅佐下重耳成为国君<a href="./?mention=晋文公">晋文公</a>。胥臣在<a href="./?mention=城濮之战">城濮之战</a>中为下军佐,立下战功,之后,递升为上军佐,与<a href="./?mention=赵衰">赵衰</a>、<a href="./?mention=先且居">先且居</a>、栾枝死于同一年。胥臣还是教育家,提出了比孔子早一百多年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br/>胥臣力劝重耳接纳<a href="./?mention=秦穆公">秦穆公</a>之女<a href="./?mention=怀嬴">怀嬴</a>。回国后任下军佐。后推荐贤臣<a href="./?mention=郤缺">郤缺</a>。<br/>胥臣于<a href="./?mention=晋文公">晋文公</a>回国后被分封于<a href="./?mention=臼">臼</a>,故又被称为臼季。曾跟从公子重耳(晋文公)出奔,胥臣于晋文公称霸诸侯之后,论功行赏,官拜司空,曾被封于一个叫臼的采邑,所以又称为臼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