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平政策,又称荡平策(탕평책),是
朝鲜英祖为铲除党争而实行的政策。“荡平"取自《书经·洪范》的“荡荡平平”,意在不偏不倚,取其平衡。朝鲜王朝中期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四色党争激烈,王权削弱。亲身经受党争之害的英祖即位后,于1725年使两班势力平衡,下
教书阐明党争之弊,采取荡平党争的政策。1730年,劝告老论和少论头目说,准备撤换反对这一政策的人,让两派分别担任领议政和右议政,其它官职也同时任用两派人,并禁止两派向儒生宣传党论。1742年,英祖又于成均馆前树荡平碑,要求学生不偏不党。
朝鲜正祖即位后,仍坚持荡平政策,并将他的寝室称作“荡荡平平室"。这一政策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缓和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但未能根绝党争。
荡平政策,又称荡平策(탕평책),是<a href="./?mention=朝鲜英祖">朝鲜英祖</a>为铲除党争而实行的政策。“荡平"取自《书经·洪范》的“荡荡平平”,意在不偏不倚,取其平衡。朝鲜王朝中期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a href="./?mention=四色党争">四色党争</a>激烈,王权削弱。亲身经受党争之害的英祖即位后,于1725年使两班势力平衡,下<a href="./?mention=教书">教书</a>阐明党争之弊,采取荡平党争的政策。1730年,劝告老论和少论头目说,准备撤换反对这一政策的人,让两派分别担任领议政和右议政,其它官职也同时任用两派人,并禁止两派向儒生宣传党论。1742年,英祖又于成均馆前树荡平碑,要求学生不偏不党。<a href="./?mention=朝鲜正祖">朝鲜正祖</a>即位后,仍坚持荡平政策,并将他的寝室称作“荡荡平平室"。这一政策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缓和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但未能根绝党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