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百里(1882年10月13日—1938年11月4日),名方震,字
百里,浙江省
杭州府海宁州硖石镇(今
海宁市硖石镇)人。中华民国军事教育家。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考入
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主编《
浙江潮》杂志,宣传革命。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毕业于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名列第一,与
蔡锷、
张孝准被视为“中国三杰”。蒋百里参与了
新文化运动、“
基尔特社会主义”运动、“
废督裁兵”、“
联省自治”运动、“省宪运动”等资产阶级的政治改良运动。他还先后几次主持军官学校,都积极革除弊端,醉心军事教育。晚年从旁佐助当局发展国防和开展外交,负责向当局提供军事、外交咨询,后又受任为
陆军大学代校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赴任途中,于11月4日病故于广西
宜山,年仅56岁。
蒋百里学推欧亚,文武兼备,著述宏富,尤精研兵法。是把近代西方先进军事理论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他创立的国防经济学成为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上的重要篇章。他还是
国民政府对日作战计划的主要设计者。代表作《
国防论》成为整个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军队的战略指导依据,是中国
抗战国防战略的重要基础。被认为中国近代国防理论奠基之作。其《军事常识》是中国近代军事理论的开山之作。其他著作有《欧洲文艺复兴》、《东方文化史及哲学》等,后又辑为《
蒋百里全集》。
(概述图来源)
蒋百里(1882年10月13日—1938年11月4日),名方震,字<a href="./?mention=百里">百里</a>,浙江省<a href="./?mention=杭州府">杭州府</a><a href="./?mention=海宁州">海宁州</a>硖石镇(今<a href="./?mention=海宁市">海宁市</a>硖石镇)人。中华民国军事教育家。<br/><a href="./?mention=光绪">光绪</a>二十五年(1899年)考入<a href="./?mention=求是书院">求是书院</a>(浙江大学前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主编《<a href="./?mention=浙江潮">浙江潮</a>》杂志,宣传革命。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毕业于<a href="./?mention=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a>步兵科,名列第一,与<a href="./?mention=蔡锷">蔡锷</a>、<a href="./?mention=张孝准">张孝准</a>被视为“中国三杰”。蒋百里参与了<a href="./?mention=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a>、“<a href="./?mention=基尔特社会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a>”运动、“<a href="./?mention=废督裁兵">废督裁兵</a>”、“<a href="./?mention=联省自治">联省自治</a>”运动、“省宪运动”等资产阶级的政治改良运动。他还先后几次主持军官学校,都积极革除弊端,醉心军事教育。晚年从旁佐助当局发展国防和开展外交,负责向当局提供军事、外交咨询,后又受任为<a href="./?mention=陆军大学">陆军大学</a>代校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赴任途中,于11月4日病故于广西<a href="./?mention=宜山">宜山</a>,年仅56岁。<br/>蒋百里学推欧亚,文武兼备,著述宏富,尤精研兵法。是把近代西方先进军事理论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他创立的国防经济学成为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上的重要篇章。他还是<a href="./?mention=国民政府">国民政府</a>对日作战计划的主要设计者。代表作《<a href="./?mention=国防论">国防论</a>》成为整个<a href="./?mention=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a>中中国军队的战略指导依据,是中国<a href="./?mention=抗战">抗战</a>国防战略的重要基础。被认为中国近代国防理论奠基之作。其《军事常识》是中国近代军事理论的开山之作。其他著作有《欧洲文艺复兴》、《东方文化史及哲学》等,后又辑为《<a href="./?mention=蒋百里全集">蒋百里全集</a>》。<br/>(概述图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