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燕(384年~394年),十六国时期
慕容泓继
前燕亡国以后建立的政权,史家称其为西燕,属于
慕容氏诸燕之一。定都长子(今
山西省
长子县)。盛时有今山西﹑河南各一部分。因为西燕国祚过短(享国不足
一纪)且国力不盛,
崔鸿撰《
十六国春秋》时未对该政权独立列出,故西燕政权不在
五胡十六国之内。
394年被
后燕开国皇帝
慕容垂所灭,历经七主,国祚共十年。
西燕在慕容永在位期间统治疆域最大,计有计有上党、太原、武乡、建兴(今山西晋城)、西河(今山西离石)、新兴、平阳(今山西临汾)和河东(今山西运城)共八郡,总领人口七万六千余户。
慕容永时期的西燕疆域北邻
北魏,东面与
慕容垂的
后燕政权以
太行山为界,西部为铁弗匈奴
刘卫辰部和
姚苌的后秦,南与
东晋隔太行黄河相望。
西燕(384年~394年),十六国时期<a href="./?mention=慕容泓">慕容泓</a>继<a href="./?mention=前燕">前燕</a>亡国以后建立的政权,史家称其为西燕,属于<a href="./?mention=慕容氏诸燕">慕容氏诸燕</a>之一。定都长子(今<a href="./?mention=山西">山西</a>省<a href="./?mention=长子">长子</a>县)。盛时有今山西﹑河南各一部分。因为西燕国祚过短(享国不足<a href="./?mention=一纪">一纪</a>)且国力不盛,<a href="./?mention=崔鸿">崔鸿</a>撰《<a href="./?mention=十六国春秋">十六国春秋</a>》时未对该政权独立列出,故西燕政权不在<a href="./?mention=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a>之内。<br/>394年被<a href="./?mention=后燕">后燕</a>开国皇帝<a href="./?mention=慕容垂">慕容垂</a>所灭,历经七主,国祚共十年。<br/>西燕在慕容永在位期间统治疆域最大,计有计有上党、太原、武乡、建兴(今山西晋城)、西河(今山西离石)、新兴、平阳(今山西临汾)和河东(今山西运城)共八郡,总领人口七万六千余户。<br/>慕容永时期的西燕疆域北邻<a href="./?mention=北魏">北魏</a>,东面与<a href="./?mention=慕容垂">慕容垂</a>的<a href="./?mention=后燕">后燕</a>政权以<a href="./?mention=太行山">太行山</a>为界,西部为铁弗匈奴<a href="./?mention=刘卫辰">刘卫辰</a>部和<a href="./?mention=姚苌">姚苌</a>的后秦,南与<a href="./?mention=东晋">东晋</a>隔太行黄河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