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六奇(1622年-约1687年),[1]字用宾,号天节子,别号九峰居士,无锡人,明末清初历史学家。[2]
计六奇入清后,曾于顺治六年(1649年)、顺治十一年(1654年)两应乡试不第,从此放弃仕途,先后在无锡、苏州、江阴等地教书糊口,以教书认真而闻名乡里。后蓄意著述,除广泛搜集文字资料外,并访问故老,网罗遗闻佚事。自康熙五年(1666年)起开始著述《明季北略》《明季南略》两书,缀草四载,誊次二年,至康熙十年(1671年)始得告竣。计六奇大约卒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2]
计六奇所著《明季北略》《明季南略》两书系按编年次序系统记述明清鼎革史之作。《明季北略》二十四卷,记录了自努尔哈赤初起自清兵入关占领北京近五十年间的北方史事。《明季南略》十八卷,记述南明王朝二十余年的史事。两书收集宏富,叙事清晰,学术价值较高,是研究明末农民战争和明清之际民族斗争的重要历史资料。另著有《南京纪略》《粤滇纪闻》《金坛狱案》《辛丑纪闻》等。[2]
                    计六奇(1622年-约1687年),[1]字用宾,号天节子,别号九峰居士,无锡人,明末清初历史学家。[2]<br/>计六奇入清后,曾于顺治六年(1649年)、顺治十一年(1654年)两应乡试不第,从此放弃仕途,先后在无锡、苏州、江阴等地教书糊口,以教书认真而闻名乡里。后蓄意著述,除广泛搜集文字资料外,并访问故老,网罗遗闻佚事。自康熙五年(1666年)起开始著述《明季北略》《明季南略》两书,缀草四载,誊次二年,至康熙十年(1671年)始得告竣。计六奇大约卒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2]<br/>计六奇所著《明季北略》《明季南略》两书系按编年次序系统记述明清鼎革史之作。《明季北略》二十四卷,记录了自努尔哈赤初起自清兵入关占领北京近五十年间的北方史事。《明季南略》十八卷,记述南明王朝二十余年的史事。两书收集宏富,叙事清晰,学术价值较高,是研究明末农民战争和明清之际民族斗争的重要历史资料。另著有《南京纪略》《粤滇纪闻》《金坛狱案》《辛丑纪闻》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