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卷,
清王筠撰。王筠(一七八四一八五四),字贯山,号菉友,山东安邱人。道光元年(一八二0)举人,曾经在山西的乡宁、徐沟、曲沃等地做过知县。
清代的“说文学”在乾嘉时代形成了一个高潮。当时,严可均撰《说文校议》、段玉裁撰《说文解字注》、桂馥撰《说文解字义证》,妙义纷披,各有成就。但这三部书都是就《说文解字》本身的坎序,逐字注解考释,尚不能打破《说文》原来的坎序,“通其条贯”,直接分析《说文》的体例,探讨文字学本身的规律。虽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多涉及“通例”,但非专书。
二十卷,<a href="./?mention=清">清</a>王筠撰。王筠(一七八四一八五四),字贯山,号菉友,山东安邱人。道光元年(一八二0)举人,曾经在山西的乡宁、徐沟、曲沃等地做过知县。<br/>清代的“说文学”在乾嘉时代形成了一个高潮。当时,严可均撰《说文校议》、段玉裁撰《说文解字注》、桂馥撰《说文解字义证》,妙义纷披,各有成就。但这三部书都是就《说文解字》本身的坎序,逐字注解考释,尚不能打破《说文》原来的坎序,“通其条贯”,直接分析《说文》的体例,探讨文字学本身的规律。虽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多涉及“通例”,但非专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