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眉军,中国古代著名的农民
起义军之一。
赤眉军于
天凤5年(公元18年)在莒(今
山东莒县)起事,首领为
琅琊人
樊崇,以泰山山区一带为根据地,与政府军对抗。几年之间发展到数万人,其中主要由
农民组成,大多不识字,因此以口头传令为主。组织包括地位最高的三老、其次有从事、卒史等名称,大多延用汉朝乡官的名称。
随著赤眉军的发展,在
地皇3年(22年)
王莽派出其子
王匡、
廉丹率约十万军队进攻赤眉军,惨遭挫败,赤眉军发展到十万人以上,势力扩及
青州、徐州、
兖州、豫州各地。
23年,
更始皇帝刘玄已即位并攻入长安,赤眉军先是愿意降于更始,但双方随即再度开战,25年赤眉军兵分两路,由
樊崇和
徐宣分别率领,进攻关中,并拥立汉宗室
刘盆子为帝,徐宣任
丞相,樊崇因为识字,任
御史大夫。同时更始军内部产生内争,将领
王匡投奔赤眉军,随即赤眉军攻入长安,杀死刘玄。
赤眉军入长安时,因常年的战乱已导致当地残破,赤眉军只能四处找寻粮食,随后被
刘秀派将领
冯异击败,遇大雪损失惨重,赤眉军遂决定离开关中,27年在崤底(今河南渑池县礼庄寨)再被冯异打败,
樊崇投降,最后被杀。
赤眉军,中国古代著名的农民<a href="./?mention=起义军">起义军</a>之一。<br/>赤眉军于<a href="./?mention=天凤">天凤</a>5年(公元18年)在莒(今<a href="./?mention=山东">山东</a><a href="./?mention=莒县">莒县</a>)起事,首领为<a href="./?mention=琅琊">琅琊</a>人<a href="./?mention=樊崇">樊崇</a>,以泰山山区一带为根据地,与政府军对抗。几年之间发展到数万人,其中主要由<a href="./?mention=农民">农民</a>组成,大多不识字,因此以口头传令为主。组织包括地位最高的三老、其次有从事、卒史等名称,大多延用汉朝乡官的名称。<br/>随著赤眉军的发展,在<a href="./?mention=地皇">地皇</a>3年(22年)<a href="./?mention=王莽">王莽</a>派出其子<a href="./?mention=王匡">王匡</a>、<a href="./?mention=廉丹">廉丹</a>率约十万军队进攻赤眉军,惨遭挫败,赤眉军发展到十万人以上,势力扩及<a href="./?mention=青州">青州</a>、徐州、<a href="./?mention=兖州">兖州</a>、豫州各地。<br/>23年,<a href="./?mention=更始皇帝">更始皇帝</a><a href="./?mention=刘玄">刘玄</a>已即位并攻入长安,赤眉军先是愿意降于更始,但双方随即再度开战,25年赤眉军兵分两路,由<a href="./?mention=樊崇">樊崇</a>和<a href="./?mention=徐宣">徐宣</a>分别率领,进攻关中,并拥立汉宗室<a href="./?mention=刘盆子">刘盆子</a>为帝,徐宣任<a href="./?mention=丞相">丞相</a>,樊崇因为识字,任<a href="./?mention=御史大夫">御史大夫</a>。同时更始军内部产生内争,将领<a href="./?mention=王匡">王匡</a>投奔赤眉军,随即赤眉军攻入长安,杀死刘玄。<br/>赤眉军入长安时,因常年的战乱已导致当地残破,赤眉军只能四处找寻粮食,随后被<a href="./?mention=刘秀">刘秀</a>派将领<a href="./?mention=冯异">冯异</a>击败,遇大雪损失惨重,赤眉军遂决定离开关中,27年在崤底(今河南渑池县礼庄寨)再被冯异打败,<a href="./?mention=樊崇">樊崇</a>投降,最后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