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 复旦大学周杰伦

Query String: 选帝侯

Named-Entity Disambiguation:选帝侯

点击更新页面

Visualization Timeline Curiosity

Information

选帝侯(德语:Kurfürst,复数为Kurfürsten;英语:Elector)是德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现象。这个词被用于指代那些拥有选举“罗马人的皇帝”权利的诸侯,即德意志诸侯中有权选举神圣罗马皇帝的诸侯。此制度严重削弱了皇权,加深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
这一制度从13世纪中实行,一直到1806年帝国灭亡为止。初期有七个选帝侯,实行这项制度五百余年。1356年,查理四世皇帝颁布了《黄金诏书》,以诏书的形式,确认皇帝由选帝侯选举产生,并规定了具体的程序。七个选帝侯,包括三个教会选侯-科隆大主教、美因茨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和四个世俗选侯莱茵-普法尔茨伯爵、萨克森-维腾堡公爵、勃兰登堡藩侯与波希米亚国王。
此前德意志的集权王朝往往因为不可避免的腐败,政令不出国门,最后灭亡。而分封制的中国周代与日本幕府,却能顽强地存活几百年,而选举皇帝的选帝侯制度,让神圣罗马帝国成功延续了八百多年。1356年,卢森堡王朝查理四世皇帝为了谋求诸侯对王位的承认,在纽伦堡制订了著名的“金玺诏书”,正式确认大封建诸侯选举皇帝的合法性。诏书以反对俗世的七宗罪为宗教依据(一说是根据古老的日耳曼七大部落),确立了帝国的七个选帝侯。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拿破仑勒令解散,选侯权失去了意义。

InfoBox

中文名 选帝侯
外文名称 德语:Kurfürst,Kurfürsten(复数);英语:Elector
属性 德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现象
影响 严重削弱了皇权,加深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
消亡时间 1806年
确立时间 1356年

CN-Probase Concept

概念 历史
概念 语言
概念 外国历史
概念 政治军事书籍

Baidu Baike Tag

Linking

Copyright © 2014-2017 KW Lab@Fud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