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经(1223年—1275年),字伯常,泽州陵川(今山西陵川县)。
宋末元初著名
大儒。
幼遭兵乱,家贫好学。
金朝灭亡后,迁居河北,为守军统帅
张柔和
贾辅延为宾客,教育
诸子,阅读两家藏书。从学赵复,学习
程朱理学。
蒙哥汗三年(1253)初,传授治国安民之道,深得忽必烈赏识,留于王府。九年,随从
忽必烈攻打鄂州,建议与贾似道议和,北进争夺汗位。元
中统元年(1260),以翰林侍读学士,充任国信使,奉诏出使南宋,为奸相
贾似道拘于真州16年。至元十一年(1274),忽必烈兴兵攻宋,迎接郝经回归,途中患病,死于大都。
作为政治家,郝经反对“华夷之辨”,推崇
四海一家,主张
天下一统;作为思想家,郝经推崇理学,希望在蒙古人
汉化过程中,以
儒家思想来影响他们,使国家逐步走向
大治;作为学者文人,精通字画,著述颇丰,收于《
陵川集》中。
郝经(1223年—1275年),字伯常,泽州陵川(今山西陵川县)。<a href="./?mention=宋">宋</a>末元初著名<a href="./?mention=大儒">大儒</a>。<br/>幼遭兵乱,家贫好学。<a href="./?mention=金朝">金朝</a>灭亡后,迁居河北,为守军统帅<a href="./?mention=张柔">张柔</a>和<a href="./?mention=贾辅">贾辅</a>延为宾客,教育<a href="./?mention=诸子">诸子</a>,阅读两家藏书。从学赵复,学习<a href="./?mention=程朱理学">程朱理学</a>。<a href="./?mention=蒙哥汗">蒙哥汗</a>三年(1253)初,传授治国安民之道,深得忽必烈赏识,留于王府。九年,随从<a href="./?mention=忽必烈">忽必烈</a>攻打鄂州,建议与贾似道议和,北进争夺汗位。元<a href="./?mention=中统">中统</a>元年(1260),以翰林侍读学士,充任国信使,奉诏出使南宋,为奸相<a href="./?mention=贾似道">贾似道</a>拘于真州16年。至元十一年(1274),忽必烈兴兵攻宋,迎接郝经回归,途中患病,死于大都。<br/>作为政治家,郝经反对“华夷之辨”,推崇<a href="./?mention=四海一家">四海一家</a>,主张<a href="./?mention=天下一统">天下一统</a>;作为思想家,郝经推崇理学,希望在蒙古人<a href="./?mention=汉化">汉化</a>过程中,以<a href="./?mention=儒家思想">儒家思想</a>来影响他们,使国家逐步走向<a href="./?mention=大治">大治</a>;作为学者文人,精通字画,著述颇丰,收于《<a href="./?mention=陵川集">陵川集</a>》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