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閦佛为不动如来,对应的
罗马拼音为Aksobhya,意思为“不动”,因菩提心坚定(或者没有嗔恚)不动如山,故名为“不动”,有无嗔恚的意思。《佛说阿閦佛经》中说阿閦佛为菩萨时,在大目
如来(或译为广目如来)前发“于一切人民蜎飞蠕动之类不生嗔恚”等誓愿,经过累劫的修行,终于在东方的阿比罗提(妙喜)世界七宝树下成佛,
佛刹名为“妙喜”。由于他的愿力所感,佛刹中没有
三恶道,大地平正柔软,一切人都行善事,环境极其殊胜。依《
大宝积经》所说,往生
妙喜世界的因缘多种,依佛所说,其根本因缘则是“应学不动如来往昔行
菩萨行,发弘誓心愿生其国”。
阿閦佛为不动如来,对应的<a href="./?mention=罗马拼音">罗马拼音</a>为Aksobhya,意思为“不动”,因菩提心坚定(或者没有嗔恚)不动如山,故名为“不动”,有无嗔恚的意思。《佛说阿閦佛经》中说阿閦佛为菩萨时,在大目<a href="./?mention=如来">如来</a>(或译为广目如来)前发“于一切人民蜎飞蠕动之类不生嗔恚”等誓愿,经过累劫的修行,终于在东方的阿比罗提(妙喜)世界七宝树下成佛,<a href="./?mention=佛刹">佛刹</a>名为“妙喜”。由于他的愿力所感,佛刹中没有<a href="./?mention=三恶道">三恶道</a>,大地平正柔软,一切人都行善事,环境极其殊胜。依《<a href="./?mention=大宝积经">大宝积经</a>》所说,往生<a href="./?mention=妙喜世界">妙喜世界</a>的因缘多种,依佛所说,其根本因缘则是“应学不动如来往昔行<a href="./?mention=菩萨行">菩萨行</a>,发弘誓心愿生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