陉山,又称邢山,位于
新郑市西南15公里,属伏牛山系嵩山余脉。以山脊为界,北属新郑,南属长葛。海拔高度329.7米,相对高度170米。.山体呈西北东南走向,宽约1.5公里,长约2.5公里。有郑南公路从西端岳口村通过,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新郑县志·山川志》:“陉山 在县西南三十里。《史记》:魏襄王六年,败楚师于陉山。山上有子产庙及墓,墓之后,每逢夏至日落时,有虹光,其大如斗铺于地。旧志所载陉山晚照是也。里人相传,以为子产赤胆忠心云。《一统志》作邢山。”姜分司有《陉山晚照》:侨茔大尽地,特泄井千尺。万古一寸心,犹共残阳赤。
陉山,又称邢山,位于<a href="./?mention=新郑市">新郑市</a>西南15公里,属伏牛山系嵩山余脉。以山脊为界,北属新郑,南属长葛。海拔高度329.7米,相对高度170米。.山体呈西北东南走向,宽约1.5公里,长约2.5公里。有郑南公路从西端岳口村通过,战略地位十分重要。<br/>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新郑县志·山川志》:“陉山 在县西南三十里。《史记》:魏襄王六年,败楚师于陉山。山上有子产庙及墓,墓之后,每逢夏至日落时,有虹光,其大如斗铺于地。旧志所载陉山晚照是也。里人相传,以为子产赤胆忠心云。《一统志》作邢山。”姜分司有《陉山晚照》:侨茔大尽地,特泄井千尺。万古一寸心,犹共残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