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制定的第一面旗帜。由
兴中会会员
陆皓东设计。后来由继承兴中会的
中国国民党沿用为党旗至今。旗面作蓝色,以示青天;旗中置一射出叉光的白日图案。“
青天白日”是中国国民党党徽。1925年后国民政府将“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作为中华民国国旗。
1895年兴中会为发动
广州起义,曾议决以此旗取代清政府的
黄龙旗。因广州起义在爆发前遭清政府破坏,旗未使用。
1900年
惠州起义首用此旗为标帜。其后尢列在南洋创立中和堂,各会所均悬此旗。当时旗上所列叉光多少不一。后经孙中山解释,称叉光代表地支之数,应排作十二,以代十二时辰。自此成为定制。
1914年孙中山组织
中华革命党后将此旗作为党旗。国民党沿用至今。
<a href="./?mention=辛亥革命">辛亥革命</a>时期制定的第一面旗帜。由<a href="./?mention=兴中会">兴中会</a>会员<a href="./?mention=陆皓东">陆皓东</a>设计。后来由继承兴中会的<a href="./?mention=中国国民党">中国国民党</a>沿用为党旗至今。旗面作蓝色,以示青天;旗中置一射出叉光的白日图案。“<a href="./?mention=青天白日">青天白日</a>”是中国国民党党徽。1925年后国民政府将“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作为中华民国国旗。<br/>1895年兴中会为发动<a href="./?mention=广州起义">广州起义</a>,曾议决以此旗取代清政府的<a href="./?mention=黄龙旗">黄龙旗</a>。因广州起义在爆发前遭清政府破坏,旗未使用。<br/>1900年<a href="./?mention=惠州起义">惠州起义</a>首用此旗为标帜。其后尢列在南洋创立中和堂,各会所均悬此旗。当时旗上所列叉光多少不一。后经孙中山解释,称叉光代表地支之数,应排作十二,以代十二时辰。自此成为定制。<br/>1914年孙中山组织<a href="./?mention=中华革命党">中华革命党</a>后将此旗作为党旗。国民党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