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希萼(900年-953年),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3]一作扶沟(今河南扶沟)人。[4]楚武穆王马殷之子,楚王马希范之弟,楚废王马希广之兄。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南楚第五位国君。[3]
马希萼初为武平节度使知永州事。天福十二年(947年),马希范卒,其异母弟马希广袭位,马希萼不满,与其争国。后仅乾祐二年(949年),马希萼组静江军,联络武陵地区诸少数民族攻潭州、取长沙,被刘彦败于仆射洲。次年,与辰、溆州及梅山等地少数民族攻益阳、迪田。同年八月,陷益阳。马希萼上表后汉,请别置进奏务于京师,遭拒。[4]
马希萼称藩于南唐后,南唐封以同平章事,以鄂州租税赐之,并派楚州刺史何敬洙率军助其攻楚。马希萼率兵攻湄州、益阳、长沙,自称顺天王。后陷长沙,自称楚王,赐马希广死。广顺元年(951年),马希萼遣使入南唐献贡,唐以其为天策上将军,武安、武平、静江、宁远节度使兼中书令、楚王。即位后,不治国事,纵酒淫乐,府库殆尽。马希萼之弟马希崇囚其于衡山,自立为楚王。南唐王乘机派袁州刺史边镐引兵入楚,据湖南地。次年,马希萼入朝,唐以其为江南西道观察使,镇洪州,仍赐爵楚王。广顺三年(953年),马希萼卒于金陵。[4]
马希萼(900年-953年),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3]一作扶沟(今河南扶沟)人。[4]楚武穆王马殷之子,楚王马希范之弟,楚废王马希广之兄。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南楚第五位国君。[3]<br/>马希萼初为武平节度使知永州事。天福十二年(947年),马希范卒,其异母弟马希广袭位,马希萼不满,与其争国。后仅乾祐二年(949年),马希萼组静江军,联络武陵地区诸少数民族攻潭州、取长沙,被刘彦败于仆射洲。次年,与辰、溆州及梅山等地少数民族攻益阳、迪田。同年八月,陷益阳。马希萼上表后汉,请别置进奏务于京师,遭拒。[4]<br/>马希萼称藩于南唐后,南唐封以同平章事,以鄂州租税赐之,并派楚州刺史何敬洙率军助其攻楚。马希萼率兵攻湄州、益阳、长沙,自称顺天王。后陷长沙,自称楚王,赐马希广死。广顺元年(951年),马希萼遣使入南唐献贡,唐以其为天策上将军,武安、武平、静江、宁远节度使兼中书令、楚王。即位后,不治国事,纵酒淫乐,府库殆尽。马希萼之弟马希崇囚其于衡山,自立为楚王。南唐王乘机派袁州刺史边镐引兵入楚,据湖南地。次年,马希萼入朝,唐以其为江南西道观察使,镇洪州,仍赐爵楚王。广顺三年(953年),马希萼卒于金陵。[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