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本斋(1901年,一说1902年—1944年2月7日),原名马守清,
回族,中国共产党党员,
河北沧州献县人。
抗日战争时期
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的创建人,抗日
民族英雄。
马本斋早年投身
奉军当兵,逐级升至团长。民国二十年(1931年)
九·一八事变后,因不满
蒋介石的
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返乡。全国
抗战爆发后,马本斋在家乡组织回民义勇队,奋起抗日。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率队参加
八路军,所部改编为
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10月,马本斋加入
中国共产党。次年教导总队改称冀中军区
回民支队,任司令员。马本斋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队和广大群众中有很高威望。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至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马本斋率部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他率领回民支队驰骋在
冀中平原,英勇善战,威名远扬。
毛泽东同志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2月7日,马本斋在山东
莘县病逝,年仅42岁。2009年9月,马本斋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选为“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概述图参考资料:
 
                    马本斋(1901年,一说1902年—1944年2月7日),原名马守清,<a href="./?mention=回族">回族</a>,中国共产党党员,<a href="./?mention=河北">河北</a><a href="./?mention=沧州">沧州</a><a href="./?mention=献县">献县</a>人。<a href="./?mention=抗日战争">抗日战争</a>时期<a href="./?mention=八路军">八路军</a><a href="./?mention=冀中军区">冀中军区</a><a href="./?mention=回民支队">回民支队</a>的创建人,抗日<a href="./?mention=民族英雄">民族英雄</a>。<br/>马本斋早年投身<a href="./?mention=奉军">奉军</a>当兵,逐级升至团长。民国二十年(1931年)<a href="./?mention=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a>后,因不满<a href="./?mention=蒋介石">蒋介石</a>的<a href="./?mention=不抵抗政策">不抵抗政策</a>,毅然弃官返乡。全国<a href="./?mention=抗战">抗战</a>爆发后,马本斋在家乡组织回民义勇队,奋起抗日。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率队参加<a href="./?mention=八路军">八路军</a>,所部改编为<a href="./?mention=冀中军区">冀中军区</a>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10月,马本斋加入<a href="./?mention=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a>。次年教导总队改称冀中军区<a href="./?mention=回民支队">回民支队</a>,任司令员。马本斋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队和广大群众中有很高威望。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至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马本斋率部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他率领回民支队驰骋在<a href="./?mention=冀中平原">冀中平原</a>,英勇善战,威名远扬。<a href="./?mention=毛泽东">毛泽东</a>同志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br/>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2月7日,马本斋在山东<a href="./?mention=莘县">莘县</a>病逝,年仅42岁。2009年9月,马本斋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选为“<a href="./?mention=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a>”。<br/>概述图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