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门,为
南京明城墙外郭城的十八座城门之一,是外郭城门最东的一座城门,因位于宋武帝刘裕
初宁陵墓道的两只石麒麟而得名。
麒麟门始建于明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是为弥补和加强
南京明城墙京城的防卫而建造,城垣本体以丘陵、垒土为主,只在城门等防守的薄弱地段加筑城砖,城高大概在8—10米左右,城墙上则宽6-8米。
清末至民国时期,麒麟门逐渐衰败,地表城门现已不存,仅存地下遗址,地名沿用至今,旧址大概位于今天的
南京市江宁区
麒麟街道。
麒麟门,为<a href="./?mention=南京明城墙">南京明城墙</a>外郭城的十八座城门之一,是外郭城门最东的一座城门,因位于宋武帝刘裕<a href="./?mention=初宁陵">初宁陵</a>墓道的两只石麒麟而得名。<br/>麒麟门始建于明<a href="./?mention=洪武">洪武</a>二十三年(1390年),是为弥补和加强<a href="./?mention=南京明城墙">南京明城墙</a>京城的防卫而建造,城垣本体以丘陵、垒土为主,只在城门等防守的薄弱地段加筑城砖,城高大概在8—10米左右,城墙上则宽6-8米。<br/>清末至民国时期,麒麟门逐渐衰败,地表城门现已不存,仅存地下遗址,地名沿用至今,旧址大概位于今天的<a href="./?mention=南京市">南京市</a>江宁区<a href="./?mention=麒麟街道">麒麟街道</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