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是
民国时期和今
台湾地区对
现代标准汉语的称呼,是一种通行于
台澎金马的现代汉语标准,台湾使用的又称为
台湾国语。
1923年
中华民国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基于现代中国
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语法和
北京话语音制定,1932年经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被采纳为中国的
官方语言。
1949年后中国大陆改称其为“
普通话”,此称呼也使用于港澳地区。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
台湾地区继续使用“国语”称呼,在海外华人地区则称为“
华语”。中国大陆称为
普通话,海外华人称为
华语,三者用词发音有明显区别。而中国香港、澳门特区通用
广东话。当前改词在大陆主要是
网民在网络中使用,影视节目中多以“国语版”指代现代标准汉语版本的电影,动画作品 ,但实际上所谓的国语诸多用法与大陆通行的普通话并不相同 。
国语是<a href="./?mention=民国">民国</a>时期和今<a href="./?mention=台湾地区">台湾地区</a>对<a href="./?mention=现代标准汉语">现代标准汉语</a>的称呼,是一种通行于<a href="./?mention=台澎金马">台澎金马</a>的现代汉语标准,台湾使用的又称为<a href="./?mention=台湾国语">台湾国语</a>。<br/>1923年<a href="./?mention=中华民国教育部">中华民国教育部</a><a href="./?mention=国语统一筹备会">国语统一筹备会</a>第五次会议决定基于现代中国<a href="./?mention=北方官话">北方官话</a>的白话文语法和<a href="./?mention=北京话">北京话</a>语音制定,1932年经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被采纳为中国的<a href="./?mention=官方语言">官方语言</a>。<br/>1949年后中国大陆改称其为“<a href="./?mention=普通话">普通话</a>”,此称呼也使用于港澳地区。<a href="./?mention=国民党">国民党</a>败退台湾后,<a href="./?mention=台湾地区">台湾地区</a>继续使用“国语”称呼,在海外华人地区则称为“<a href="./?mention=华语">华语</a>”。中国大陆称为<a href="./?mention=普通话">普通话</a>,海外华人称为<a href="./?mention=华语">华语</a>,三者用词发音有明显区别。而中国香港、澳门特区通用<a href="./?mention=广东话">广东话</a>。当前改词在大陆主要是<a href="./?mention=网民">网民</a>在网络中使用,影视节目中多以“国语版”指代现代标准汉语版本的电影,动画作品 ,但实际上所谓的国语诸多用法与大陆通行的普通话并不相同 。